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后奥运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思考
被引量:
8
On the National System of Sports in China after 2008 Olympic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属于政府管理型,曾经为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与提高作出过重大贡献。但它又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暴露出许多弊端,必须改革。改革思路:一是对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应该渐进式改革;二是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应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三是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应加重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作用。
作者
冯伟
机构地区
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
出处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9年第5期32-33,共2页
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Universities in Shanxi
关键词
竞技体育
举国体制
改革
分类号
G812.5 [文化科学—体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9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79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60
参考文献
5
1
刘鹏.体育总局局长称将坚持举国体制,反驳劳民伤财[N].人民日报,2008-09-06.
2
胡科,黄玉珍.
重新认识体育举国体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2):5-8.
被引量:9
3
金宗强,李宗浩,叶加宝,张欣,王春香,杨晓晨,张运亮.
“后奥运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宏观对策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1):53-56.
被引量:44
4
戴永冠,许斌,刘炜浩.
后奥运时代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渐进式改革[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1):68-70.
被引量:31
5
关海涛,薛兴华.
2008年奥运-举国体制的转折点[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4):129-131.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39
1
黄勇,邹克宁.
中国竞技体育多元功能分析与评价[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1):23-27.
被引量:3
2
梁晓龙.
论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J]
.体育文化导刊,2004(8):10-14.
被引量:35
3
李宗浩,肖林鹏,姜达维.
2010年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3):6-9.
被引量:34
4
杨桦.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存在的问题[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8(1):1-7.
被引量:37
5
胡小明.
新世纪——中国体育的理论创新[J]
.体育文化导刊,2002(1):4-7.
被引量:85
6
肖林鹏,李宗浩,裴立新.
中国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回顾与总结[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26(2):1-3.
被引量:46
7
郝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新型“举国体制”的形成[J]
.体育文化导刊,2005(3):8-11.
被引量:21
8
田麦久.
国际竞技体育格局的“雅典重组”与中国竞技体育的科学发展[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2):1-6.
被引量:46
9
秦椿林,张春萍,魏来,石春健,靳厚忠.
再论“举国体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4):437-439.
被引量:61
10
惠艳,韩永博,刘洋.
竞技体育运动训练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新思想[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21(2):29-30.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79
1
严燕,周守友,於鹏.
浅析后奥运时期——我国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地位的演变趋势[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6(9):122-123.
被引量:4
2
卢元镇,林文贤.
中国体育社会学三十年[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5):1-5.
被引量:10
3
纪玉娣.
我国“举国体制”改革趋势之研究——从精神分析理论视角出发[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7(4):66-68.
被引量:1
4
曹华.
关于武术攻防时代价值及应用的探讨[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6(6):101-102.
被引量:1
5
雷敏,张鲲,樊敏.
后奥运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群众路线研究[J]
.福建体育科技,2009,28(1):1-3.
被引量:2
6
肖美财.
论中国竞技体育的赶超式发展[J]
.搏击(体育论坛),2011,3(11):63-64.
7
何祖新,张帆.
我国竞技体育体制在后奥运会时代的走向分析[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23(3):22-24.
被引量:3
8
刘颖,肖洪钧,马策.
辽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态势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3):84-87.
被引量:12
9
缪佳.
从美国、德国、瑞士竞技体育的发展探析中国体育强盛之路[J]
.体育科研,2009,30(4):19-23.
被引量:6
10
江福云,江治宜.
我国竞技体育产业发展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09(8):80-82.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30
1
鲍明晓.
关于建立和完善新型举国体制的理论思考[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4):48-51.
被引量:112
2
梁宏达.
东亚轴心引领世界乒坛[J]
.乒乓世界,2004(10):38-39.
被引量:14
3
梁晓龙,鲍明晓,张林.
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内涵及历史发展[J]
.体育科研,2005,26(6):13-18.
被引量:22
4
..休闲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与四川省级机关党校谢洪恩教授谈休闲文化[CEB/OL]..http://www.scol.com.cn,,..
5
杨柳,等.我为球狂[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5:222.
6
新华社述评:乒乓球发展的”大国责任”与进化论[EB/OL].(2009-5-8).http://news.xinhuanet.com/sports/2009-05/06/content_11319643.htm.
7
大包大揽已带来恶果:世乒赛决赛收视率远低于以往[EB/OL].(2009-5-8).http://news.xinhuanet.com/sports/2009-05/08/content_11333751.htm.
8
蔡振华.忧虑国乒大包大揽大力推广”养狼计划”[N].新华晨报,2009.5.6.
9
国乒培养对手为自救,国外人才断层谁愿陪太子读书[OL].(2009-2-28).http://we.sportscn.com/viewnews-77330.html.
10
刘通.放水万不可取,养狼仍需开放[N].解放日报,2009.5.6.
引证文献
8
1
于文谦,荆雯.
我国乒乓球“养狼计划”分析[J]
.体育文化导刊,2009(12):30-33.
被引量:28
2
慕润宽,崔彩云.
后奥运时期我国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运动协调发展的分析[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5):544-547.
被引量:10
3
张杰,杨学东,陈思信.
2008奥运后举国体制的理性反思与重建[J]
.安徽体育科技,2011,32(2):13-15.
被引量:7
4
于文谦,荆雯.
乒乓球运动非均衡发展的地缘文化探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3):310-314.
被引量:16
5
秦旭强.
地缘文化在乒乓球运动非均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0(1):101-104.
6
席朝杰,蒋广涛,邱伟.
举国体制下中国武术发展路径选择[J]
.当代体育科技,2011,1(A1):74-75.
被引量:1
7
张晓靖.
乒乓球运动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探析[J]
.新西部(下旬·理论),2017(9):157-158.
8
赵健,金龙泉.
我国乒乓球地缘性优势以及技术浅析[J]
.中国科技纵横,2017,0(3):202-202.
二级引证文献
60
1
刘伟.
“国球”发展现状下“养狼计划”策略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3,3(7):119-120.
被引量:2
2
尹少丰.
从2013年广州羽毛球世锦赛看世界羽坛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J]
.辽宁体育科技,2013,35(5):74-76.
被引量:3
3
刘宇,陈晓玲.
论举国体制下中国体育的改革方向[J]
.金田,2012(9):243-243.
4
于文谦,荆雯.
第50届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女团决赛分析[J]
.体育文化导刊,2011(1):54-58.
被引量:3
5
王春玲.
我国乒乓球运动项目发展困境与出路探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140-140.
被引量:5
6
何元春,苏丕仁.
文化互动中的中国乒乓运动开展的价值认知[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2):8-12.
被引量:12
7
梁法泽,欧阳吉华.
后奥运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和谐发展研究[J]
.菏泽学院学报,2011,33(2):77-80.
8
钟宇静.
世界乒乓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30(3):120-123.
被引量:19
9
李永安,陈小华.
“国际援助与发展计划”背景下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研究[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27(5):51-54.
被引量:3
10
董红刚,方新普,黄文仁.
实现体育利益均衡的条件:基于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的分析[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6):10-12.
被引量:17
1
沈新宇,马征.
浅析中国体育管理体制“渐进式”改革的缘由[J]
.大家,2010(6):37-38.
2
戴永冠,许斌,刘炜浩.
后奥运时代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渐进式改革[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1):68-70.
被引量:31
3
吴道勇.
就健康理念谈学生身心发展[J]
.当代体育科技,2012,2(8):57-58.
4
李树军.
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4(2):48-49.
被引量:1
5
张华.
浅谈职业院校学生体育学习中的消极学习情绪[J]
.科技信息,2009(14):158-158.
6
刘胜兵.
高职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J]
.新课程学习(下),2010(8):74-75.
7
李泽鑫.
浅谈中专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J]
.新课程学习,2009,0(11):79-80.
被引量:1
8
曲波.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J]
.青春岁月,2013,0(11):272-273.
9
李帮华,左新荣.
试论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可持续发展[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1):99-102.
被引量:5
10
蓝国彬,于颖.
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策略探析[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4):402-404.
被引量:8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