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变“刚性稳定”为“韧性稳定”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当前中国发生了一系列的社会冲突事件,其中因利益冲突引发的维权活动和因社会心理失衡发生的社会泄愤事件对社会秩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这些事件并不能从根本上动摇中国政治统治的统一性和社会管治的有效性,中国社会总体上是稳定的。
作者
于建嵘
出处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8,共1页
People's Tribune
关键词
稳定
社会秩序
韧性
刚性
冲突事件
中国社会
心理失衡
维权活动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G451.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37
1
宋林飞.
中国社会风险预警系统的设计与运行[J]
.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1):69-76.
被引量:129
2
金辉.
“三年自然灾害”备忘录[J]
.社会,1993,13(Z2):15-24.
被引量:12
3
孙立平.
换一种脑筋看群体性事件[J]
.乡音,2009,0(4):14-14.
被引量:1
4
曹树基.
1959-1961年中国的人口死亡及其成因[J]
.中国人口科学,2005(1):14-28.
被引量:44
5
张文显,姚建宗.
权利时代的理论景象[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11(5):3-15.
被引量:137
6
胡鞍钢,王磊.
社会转型风险的衡量方法与经验研究(1993~2004年)[J]
.管理世界,2006,22(6):46-54.
被引量:37
7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8
[英]霍布斯 黎思复 黎廷弼译.利维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9
[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王献平译.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2.
10
Samuel Freeman. Rawls [ M ]. Routledge ,2007:244.
引证文献
6
1
王涛.
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稳定[J]
.探索,2012(6):62-66.
被引量:1
2
项继权,马光选.
政治风险与风险政治——风险的政治学研究传统及新范式建构[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9(6):63-68.
被引量:9
3
宋文.
简论新形势下群体性事件的成因与对策[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11):250-251.
4
霍宏霞,霍晓霞.
从“刚性维稳”到“法治维稳”—论当代中国维稳模式的变革[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4(7):123-125.
被引量:3
5
刘泽照,朱正威.
中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践框架及关键着力点[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0(5):50-57.
被引量:20
6
何卫勇.
西藏维稳法治化的若干思考[J]
.西藏发展论坛,2023(1):62-67.
二级引证文献
33
1
项继权,马光选.
风险政治学:研究视角与范式变迁[J]
.探索,2013(2):51-55.
被引量:6
2
李宝明.
风险政治学初论[J]
.社科纵横,2013,28(11):51-55.
被引量:1
3
马光选.
“风险治理悖论”与风险治理转型——基于风险政治学的考察[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17(2):17-21.
被引量:3
4
马光选.
国家安全治理逻辑转换与治理手段提升——基于风险政治学的考察[J]
.岭南学刊,2015(2):19-24.
被引量:1
5
彭琪.
政府部门进行综治维稳管理的要点[J]
.青年时代,2015,0(5):27-27.
6
刘泽照,朱正威.
大数据平台下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前瞻与应用挑战[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0(1):78-85.
被引量:24
7
侯光辉,王元地.
“邻避风险链”:邻避危机演化的一个风险解释框架[J]
.公共行政评论,2015,8(1):4-28.
被引量:67
8
刘泽照,朱正威.
掣肘与矫正:中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十年发展省思[J]
.政治学研究,2015(4):118-128.
被引量:51
9
马光选.
征地拆迁冲突演化机理与治理机制的风险政治学考察[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6):97-102.
被引量:3
10
李文涛,张明颍.
上海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完善建议[J]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2015,38(4):87-92.
1
于建嵘.
当前中国能避免社会大动荡吗?[J]
.经济管理文摘,2009(11):38-44.
被引量:2
2
王涛.
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稳定[J]
.探索,2012(6):62-66.
被引量:1
3
夏克强.
解放初期毛泽东领导维护城市社会稳定的实践——基于刚性稳定与韧性稳定维度的分析[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3(4):81-86.
4
于建嵘.
当前压力维稳的困境与出路——再论中国社会的刚性稳定[J]
.探索与争鸣,2012(9):3-6.
被引量:95
5
于建嵘.
从刚性稳定到韧性稳定——关于中国社会秩序的一个分析框架[J]
.学习与探索,2009(5):113-118.
被引量:139
6
于建嵘.
变刚性稳定为韧性稳定[J]
.人民论坛,2010(18):24-25.
被引量:14
7
本刊编辑部.
群体性事件中的思想政治工作[J]
.政工研究动态,2009(11):4-4.
8
廖宇.
如何防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J]
.消费导刊,2012(10):126-127.
9
房琴.
群体性事件与社会韧性稳定[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4):176-177.
被引量:1
10
戚建刚.
论群体性事件的行政法治理模式——从压制型到回应型的转变[J]
.当代法学,2013,27(2):24-32.
被引量:37
人民论坛
2009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