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前哲学理论界存在着一种误区,即认为只要在哲学研究中援引最新的哲学流派的见解,运用最新出现的哲学术语,哲学中的老问题就有可能被解决,哲学研究就有可能被向前推进。其实,这是对哲学研究的一种简单化的看法,是十分有害的。因此,需要对外国哲学、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存在的理论问题进行重新反思。哲学研究的问题一部分来自现实生活,另一部分来自前人遗留下来的大量的未解决的理论问题。当然,其中一部分问题也许永远无法获得统一意见,甚至是永远无法解决的。但相当一部分问题则可以通过深入的思索得以解决。这些问题有各种不同的类型:有的问题是因为翻译不妥而引起的,通过对原文的重新翻译就可得到解决;有的问题本来就是假问题,若进行细致的分析,问题本身也就解决了;有的问题是由逻辑上的矛盾和误用引起的;有的问题是概念含义上的错置引起的,澄清含义,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有的问题是长期以来的不求甚解或粗心大意造成的;还有的问题是我们在传统的哲学思维框架中看不到的,而在新的哲学思维的视野中,它们背后的含义呈现出来了。因此,对于哲学研究来说,搁置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并不等于解决这个问题。事实上,只要这个问题还未被我们解决,我们的哲学思维就会停留在"前这个问题"的状态中。尽管哲学研究也必须关注哲学发展的最新动向和最新流派,但真正推动哲学研究向前发展的,不是靠简单地引证新术语,而是靠我们敏锐地发现并提升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靠我们对遗留下来的重大理论问题的艰苦的思索和解决。为此,本刊特开辟"哲学反思录"栏目,希望更多的学者参与讨论,以期推动中国哲学研究达致新的境界。*
出处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共5页
Philosophical Trends
基金
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创新研究基地2005年度研究项目<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项目批准号:05FCZD008)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B103)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