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世说体研究的文体学意义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人对《世说新语》文体性质的判定意见纷纭,因为《世说新语》具有特殊的品格。《世说新语》文体研究的意义在于提示我们:形式分析与文化研究既要独立也要兼摄,文体分类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文学与历史有时是交融在一起的,文体研究还要重视民族特性与文本特性。
作者
刘伟生
机构地区
湖南工业大学文学院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4-199,共6页
Academics
基金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世说新语〉艺术研究>(07YBB252)
关键词
《世说新语》
世说体
文体学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8
1
刘伟生.
《世说新语》的文体成因[J]
.社会科学辑刊,2008(1):190-192.
被引量:3
2
亚里士多德著、罗念生译.《诗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3-10页.
3
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96-102页.
4
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24页.
5
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罗根泽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78页.
6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7
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苏炳汉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第150页.
8
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0页.
二级参考文献
6
1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A]..《鲁迅全集》(卷九)[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229页.
2
向宗鲁.《说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页,
3
谭家健.《漫谈(世说新语)的文学价值和影响》,《中国古典文学论丛》第一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4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434-435页.
5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第378页.
6
张海明.
《世说新语》的文体特征及与清谈之关系[J]
.文学遗产,1997(1):25-36.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47
1
殷企平.
在"进步"的车轮之下——重读《玛丽·巴顿》[J]
.外国文学评论,2005(1):91-99.
被引量:13
2
杨东林.
开放的文体观--刘勰文体观念探微[J]
.文史哲,2008(4):122-129.
被引量:2
3
王德华.
骚体“兮”字表征作用及限度——兼论唐前骚体兼融多变的句式特征[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8(5):84-91.
被引量:6
4
杨矗.
六合思维与天地境界——中国叙事的大文化模式[J]
.社会科学战线,2008(10):148-163.
被引量:3
5
何博.
妙在离合之际--论青春版《牡丹亭》的剧本整编[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61(6):706-710.
6
袁行霈.
《新编新注十三经》刍议[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6(2):5-10.
被引量:2
7
刘伟生.
《世说新语》的叙事态度[J]
.社会科学辑刊,2009(2):222-225.
8
李南晖.
作为国史材料的唐人偏记小说——以行状为中心[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4):15-23.
被引量:8
9
孙晶.
在古典赋论与近代赋论之间——论清人刘熙载的赋学批评[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2(4):64-68.
被引量:1
10
潘红.
林译小说对中国叙事文体的影响——以《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的文本视角特点为例[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4(1):58-63.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5
1
刘强,吴寅.
《世说新语》文体考辨[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7(2):113-120.
被引量:3
2
周勋初.唐语林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
永珞,纪昀,戴震,等.四库全书总目[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4
刘义庆.世说新语[M].桂林:广西民族出版社,1996.
5
林宪亮.
“世说体”小说文体特征论[J]
.文艺评论,2011(8):100-103.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齐慧源.
《唐语林》艺术特征分析[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30(1):33-3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陈福盛.
《唐语林》研究综述[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4):56-59.
被引量:1
2
兰翠.
唐代女性文化生态管窥——以《唐语林》为考察对象[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1(4):58-65.
被引量:1
1
高文波.
论胡风的文学批评文体[J]
.理论月刊,2008(8):36-40.
2
周美华.
苏轼批评文体具有的文体学意义[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07-109.
3
李树军.
论李梦阳、何景明论争的文体学意义[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7(2):28-31.
被引量:2
4
冯雪梅.
《西京杂记》文体性质探析[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36(4):103-107.
被引量:1
5
刘德辉.
论对联的文体性质[J]
.湖南社会科学,2005(2):134-137.
被引量:3
6
李正春.
论六朝组诗的成因及文化意蕴[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2(6):38-41.
被引量:2
7
周美华.
简论苏轼丰富多姿的批评文体[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22):60-61.
8
陈玉强.
南朝公文体俳谐文的文体学意义[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1):19-27.
9
栾为.
韩愈《毛颖传》的文体学价值[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12):121-124.
10
杜平平.
论《浮生六记》的文体性质[J]
.青年文学家,2010,0(21):34-35.
被引量:1
学术界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