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叙述的方式与观念的解读--博尔赫斯之于余华小说的意义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先锋小说家余华,在其创作成长道路上曾吸收了大量外来文化资源。本文以博尔赫斯之于余华小说的意义为主线,通过观念、叙述、时间和生命共4个主要方面论述余华小说在这一方面的特点,从而以比较研究和后现代的视野,勾画出余华小说创作的先锋意识。
作者
张立群
王永
机构地区
辽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0-164,共5页
Jiangsu Social Sciences
基金
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编号“L08BWW009”)的阶段成果
关键词
博尔赫斯
余华
后现代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166
同被引文献
5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14
1
俞利军.
余华与川端康成比较研究[J]
.外国文学研究,2001,23(1):97-104.
被引量:5
2
姚岚.
余华对外国文学的创造性吸收[J]
.中国比较文学,2002(3):41-51.
被引量:8
3
余华.《我是否相信自己》.余华随笔选.《我是否相信自己》.[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4
余华.《博尔赫斯的现实》.余华随笔选.《我是否相信自己》.
5
汪晖.《我是否相信自己》"序言".
6
余华.
我的真实[J]
.人民文学,1989(3):107-108.
被引量:77
7
《博尔赫斯全集》五卷本.[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8
《虚伪的作品》[J].上海文论,1989,.
9
吕芳.
一种中国的现实:阅读余华[J]
.文学评论,1996(6):99-109.
被引量:21
10
博尔赫斯.《时间的新反驳》.《博尔赫斯全集》"散文卷"上.[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谢有顺.
绝望:存在的深渊处境——先锋文学中的一个现代主义主题研究[J]
.文艺评论,1993(6):18-24.
被引量:6
2
吕芳.
一种中国的现实:阅读余华[J]
.文学评论,1996(6):99-109.
被引量:21
3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三联书店,1987年.第421-422、422页.
4
余华.《两个问题》[A]..《我能否相信自己—余华随笔选》[C].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174页,第178页,第179页.
5
康德 邓晓芒译.《实用人类学》[M].重庆出版社,1987年.第60、61页.
6
余华.《我为何写作》[A]..《我能否相信自己—余华随笔选》[C].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第193页.
7
汪晖.《我能否相信自己·序》.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第3页,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8
弗莱德里克·R·卡尔.《现代与现代主义》.陈永国等译.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
9
余华.我的"一点点"[J].北京文学,1985,(5).
10
同④,第382-384页.
共引文献
166
1
王侃.
别裁伪体亲风雅:“一点点”又论——余华“少作”诠疏之三[J]
.文艺争鸣,2022(9):128-136.
2
贾艳艳.
内心的真实——对余华小说创作追求的一种分析[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2,22(1):27-29.
被引量:1
3
叶淑媛.
论余华先锋小说的死亡意象——兼及先锋小说的意象化及影响[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0,31(4):81-85.
被引量:1
4
卢永裕.
余华文本的表现世界[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9(4):30-34.
被引量:1
5
陈虹.
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元小说因素[J]
.文艺评论,1992(6):13-19.
被引量:3
6
王海燕.
余华论[J]
.江淮论坛,1996(4):92-99.
被引量:8
7
洪治纲.
余华小说散论[J]
.小说评论,1990(3):42-46.
被引量:1
8
何鲤.
论余华的叙事循环[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3(5):35-41.
被引量:12
9
石晓岩.
浅论先锋小说中的“寻找”主题[J]
.红岩,2009(S1):95-101.
10
闫芳.
论余华的黑色幽默[J]
.作家,2008,0(10):11-1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5
1
徐济民.
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J]
.时代文学,2009(4):17-18.
被引量:1
2
严光德.
“家”与“漂游”的二重奏——试析余华小说中的两个主题意向[J]
.时代文学,2009(17):158-159.
被引量:1
3
王林.
论余华《活着》的叙事艺术[J]
.青年文学家,2009(12):51-52.
被引量:4
4
张无畏.
从《兄弟》看余华小说中的苦难问题[J]
.成功,2009(2):288-289.
被引量:3
5
萧然.
近观美国[J]
.全国新书目,2009,0(19):32-32.
被引量:1
6
杨小滨.
欲望主体与精神残渣 对《兄弟》的心理-政治解读[J]
.上海文化,2009(6):24-38.
被引量:6
7
杨婷.
《活着》的道家思想初探[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193-194.
被引量:4
8
龚叶芳.
从精英向大众撤退——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余华创作的转型现象[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2):350-351.
被引量:1
9
张学军.
博尔赫斯与中国当代先锋写作[J]
.文学评论,2004(6):146-152.
被引量:13
10
叶淑媛.
论余华小说“活着”意象的意义[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1):148-15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史莉娟,刘琳.
在裂变与沉淀中行进——2009年余华研究综述[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5):57-64.
被引量:8
2
李宇娴,陈才.
“叙事先锋”博尔赫斯的“先锋”叙事[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40(7):126-130.
二级引证文献
8
1
赵自云.
先锋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合法性地位的建构[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3):90-94.
2
王永兵.
从川端康成到卡夫卡——余华小说创作的转型与新时期小说审美范式的变化[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7(2):21-28.
被引量:8
3
宋立国.
试析余华《兄弟》的创作困境[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3,13(4):23-25.
4
谢国平.
人性的异化与爱的救赎:余华小说人物的精神世界[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8(4):25-27.
5
姜晶.
余华转型的契机——谈《在细雨中呼喊》中的生命尊严[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6,0(2):15-16.
6
冯亚.
关于余华小说主题研究[J]
.艺术科技,2015,28(12):19-19.
被引量:1
7
张爱华.
《活着》电影改编与小说原著的苦难方式[J]
.电影文学,2017(5):117-119.
被引量:1
8
张玥.
试论余华小说叙事视角的变化[J]
.小品文选刊(下),2015,0(12):36-36.
1
郑湄蒹.
博尔赫斯写作技巧对余华小说创作的影响[J]
.青年文学家,2014,0(1Z):17-18.
2
刘蓉,谢雪松.
浅论余华小说中的悲剧意识[J]
.科技信息,2010(8):142-142.
被引量:1
3
杨扬.
生命的呐喊——《活着》[J]
.青年与社会(下),2014,0(8):365-365.
4
汪丽景.
沸腾 沉寂 重现——先锋小说存在述评[J]
.黄山学院学报,2006,8(2):122-124.
5
成际梅.
蜗牛带我去散步[J]
.好家长,2009,0(4):1-1.
6
徐前.
女儿山山的文学之路[J]
.文化交流,2002(5):18-20.
7
蔡玉虎.
从虚无到无为——先锋小说家的自我意识[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5(2):144-150.
8
郝磊哲.
余华小说创作的多元化叙事[J]
.芒种,2012(6):6-7.
9
理查德·霍夫勒,旅游暮秋.
记得那只鸭子吗?[J]
.家教世界,2007,0(6):8-8.
10
赵玲君,于瑞臻.
真正的勇士[J]
.童话世界(趣味故事与日记),2011(4):58-59.
江苏社会科学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