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评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尝试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哈贝马斯区分交往理性与工具理性,借助生活世界重建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尝试以黑格尔的相互承认观念为思想来源,以群体性自我同一性即"我们"的确立为理论基础之一,以建构性视角取代批判性视角为思维取向,是在西方福利国家这一现实背景上做出的一种有别于马克思思想及早期批判理论的理论表述。
作者
鲁路
机构地区
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处研究员
出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9年第3期88-91,共4页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Tianjin Committee of the CPC
关键词
哈贝马斯
历史唯物主义
同一性
生活世界
系统
分类号
B516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5
1
Gerhard Bolte.Einleitung[].Unkritische Theorie.1989
2
Christoph Türke.Habermas oder Wie kritische Theorie gesellschaftsfahig wurde[].Unkri-tische Theorie.1989
3
Hel mut Dubiel.Kritische Theorie der Gesellschaft[]..1988
4
Jürgen Habermas.Zur Rekonstruktion des Historischen Materialismus[]..1976
5
Habermas,J.Technik und Wissenschaft als Ideologie[]..1968
同被引文献
25
1
李佃来.
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逻辑[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9(1):293-302.
被引量:3
2
贺翠香.
历史唯物主义的反思性——评哈贝马斯对马克思劳动观的批判[J]
.江西社会科学,2005,25(9):29-33.
被引量:2
3
何捷一.
交往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建构——兼评哈贝马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58(5):528-534.
被引量:2
4
吴学琴.
批判解释学视域中的马克思——《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分析[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22(4):13-16.
被引量:1
5
强乃社.
劳动、互动和法律规范——论哈贝马斯历史唯物主义重建中的法律规范理论[J]
.哲学动态,2006(12):17-22.
被引量:2
6
马金杰.
重建与替代——对哈贝马斯“重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澄明[J]
.理论与现代化,2007(3):82-85.
被引量:1
7
傅耀.
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的理论硬核及其当代意蕴——从理性主义的纬度透视[J]
.经济评论,2007(4):68-73.
被引量:4
8
伊特韦尔.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9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彭强,黄哓京,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78.
10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6-57.
引证文献
2
1
刘德海.
理性概念的内涵及其在博弈论学科体系中的地位[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13(5):10-15.
被引量:1
2
夏巍.
近三十年来国内哈贝马斯历史唯物主义重建论研究述评[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6):588-59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邢振江,张敏.
理性问责的内涵、理性理论基础及其应然性探究[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20,22(2):127-134.
被引量:3
2
李思铭.
重审哈贝马斯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以资本主义的结构转型为线索[J]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22(3):140-156.
1
中国美学的思维取向[J]
.文艺理论研究,2002(2):47-47.
2
潘澈.
论庄子在绝对对立中进行极端化单一性选择的思维取向[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6):71-75.
被引量:1
3
贾丽民.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现实维度”[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0(2):77-80.
4
涂成林.
从启蒙理性到生活世界的重建[J]
.广东社会科学,2005(6):68-75.
被引量:2
5
王成英.
从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看福利国家与苏联在推进平等过程中的教训[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5(6):57-60.
6
杨文极.
邓小平哲学与时代精神[J]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3(2):8-14.
被引量:1
7
陈声柏,李巍.
从“物”、“实”之别看公孙龙名学的价值-以荀况为参照[J]
.中国哲学史,2008(1):44-51.
被引量:8
8
何树国,张伟.
尼采对后现代哲学的影响[J]
.济宁学院学报,2012,33(4):53-56.
9
肖建原.
王夫之“有”境界思想的辨析[J]
.哲学动态,2009(11):34-41.
10
孱陵老翁.
阐扬《老子》哲理与风骨的焕然新说——读牟钟鉴《老子新说》有感[J]
.中国道教,2011(5):56-62.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