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省界 业界 政治——20世纪20年代胡适与安徽省教育厅长的选定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20世纪20年代,胡适、旅京皖事改进会对安徽省教育厅长人选的关注,一方面体现了旅外皖籍学人的家乡情怀,另一方面更多地应该看作是近代中国社会在科举被废除后,知识分子参与政治和民意聚集与表达的一种方式。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初国家权力、知识精英与社团之间的互动关系:国家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不得不予知识精英以应有的礼遇,知识精英则以自己的专业学识贡献于社会,民间社团凭借人脉和舆论向政府施加影响。
作者 徐希军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4-118,共5页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AHSK07-08D113)
  • 引文网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6

  • 1周乾.胡适与民国时期安徽大学的初创[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6):1-8. 被引量:4
  • 2蔡晓舟.《安徽教育厅长与赵宪曾》[J].安徽,1920,(2).
  • 3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8.
  • 4曹伯言.胡适日记全编:第三册[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 5皖人对教育厅长之质问[N].晨报,1920-09-11.
  • 6旅沪皖事改进会来函二.安徽旬刊,1920,(2).
  • 7胡适之代达范总长函.安徽旬刊,1920,(2).
  • 8旅京皖人反对新教育厅长[N].时报,1920-09-23.
  • 9皖教育厅长易人底经过[M].民国日报,1920-10-22.
  • 10皖政感言.安徽公平周刊,1929,(3).

二级参考文献123

共引文献51

同被引文献14

引证文献1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