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20年代,胡适、旅京皖事改进会对安徽省教育厅长人选的关注,一方面体现了旅外皖籍学人的家乡情怀,另一方面更多地应该看作是近代中国社会在科举被废除后,知识分子参与政治和民意聚集与表达的一种方式。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初国家权力、知识精英与社团之间的互动关系:国家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不得不予知识精英以应有的礼遇,知识精英则以自己的专业学识贡献于社会,民间社团凭借人脉和舆论向政府施加影响。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4-118,共5页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AHSK07-08D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