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杂交中稻培育再生稻施氮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都证明,利用杂交中稻培育再生稻可以延长稻田利用时期和增加产量。施肥是再生稻高产栽培的中心环节。为此,特进行本试验,以期通过合理施氮技术,为获得整体高产提供依据。
作者
赖波平
敖瑞初
机构地区
修水县农牧渔业局粮油站
出处
《江西农业科技》
1990年第5期25-27,共3页
Jiangxi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中稻
杂交稻
培育
再生稻
施氮效应
分类号
S511.320.6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74
同被引文献
39
1
何锦星,陈震南.
化控对再生稻生物学效应的初步观察[J]
.福建稻麦科技,1991,0(1):19-21.
被引量:3
2
周宗汉,高红兵,彭晓满,万健民,李小平.
再生稻配方施肥试验[J]
.湖北农业科学,1993,32(3):14-16.
被引量:2
3
褚家艮,印保林.
洪湖市再生稻“吨粮田”工程关键措施[J]
.湖北农业科学,1993,32(4):28-29.
被引量:1
4
王家兴.
汕优63再生稻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1989(10):8-9.
被引量:3
5
刘保国,张修清,王光明,万兆良,黄友钦,任昌福.
汕优63生长后期及其再生稻的光合产物分配规律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5(5):378-381.
被引量:22
6
易镇邪,屠乃美,陈平平.
留桩高度对再生稻根系的影响[J]
.杂交水稻,2005,20(1):56-59.
被引量:20
7
林瀚昕,张励志,南菊生,严根,刘学章.
再生稻的栽培技术及其问题分析[J]
.江西农业科技,1994(1):13-13.
被引量:4
8
王化新,李实蕡,陈翼伯,任光璪,张仲良.
水稻不同节位叶的光合强度和光合产物的运转与分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89,7(3):142-145.
被引量:7
9
熊洪,方文.
再生稻腋芽萌发与产量形成的生态研究[J]
.生态学报,1994,14(2):161-167.
被引量:35
10
陈国惠,张洪,王贵学,任昌福,黄友钦,刘仕琳,庞江春.
云南省再生稻种植气候生态区划[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6(4):390-395.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熊洪,冉茂林,徐富贤,洪松.
南方稻区再生稻研究进展及发展[J]
.作物学报,2000,26(3):297-304.
被引量:173
2
范贵生,刘良军.
建阳区徐市镇机插机收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J]
.绿色科技,2018,0(17):30-3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74
1
李伟,屠乃美.
再生稻生育特性和栽培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
.作物研究,2002,16(S1):235-239.
被引量:9
2
张金国.
谍海无涯[J]
.国家安全通讯,2002(8):4-6.
3
丁彦,周清明.
水稻再生力利用研究及展望[J]
.湖南农业科学,2005(2):11-14.
被引量:14
4
徐富贤,郑家奎,朱永川,熊洪,王贵雄.
杂交中稻再生力的鉴定方法[J]
.作物学报,2005,31(4):506-510.
被引量:28
5
杨惠杰,郑景生,姜照伟,李义珍,卓传营,张上守.
再生稻超高产库的结构特征[J]
.福建农业学报,2005,20(2):65-68.
被引量:27
6
徐富贤,熊洪,朱永川,万先齐,王贵雄.
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两季高产高效施氮技术研究[J]
.杂交水稻,2006,21(2):46-49.
被引量:6
7
罗丽华,刘国华,肖应辉,唐文邦,陈立云.
水稻节间性状与再生率的关系[J]
.贵州农业科学,2006,34(3):9-10.
8
徐富贤,熊洪,朱永川,王贵雄.
再生稻促芽肥高效施用量与头季稻齐穗期库源结构关系[J]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5):833-837.
被引量:13
9
彭春瑞,涂田华,邱才飞,周国华.
“超级稻—再生稻”模式在江西的应用效益及关键技术初步研究[J]
.杂交水稻,2006,21(6):56-58.
被引量:9
10
李木英,石庆华,王忠明,潘晓华,谭雪明,曾勇军,曾梅花.
Ⅱ优明86中稻蓄留再生稻高产栽培特性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29(2):165-171.
被引量:4
1
冯美.
落叶果树氮素营养研究[J]
.宁夏农林科技,2005,46(1):33-35.
被引量:4
2
车敦仁.
高寒禾草施氮效应浅析[J]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1994,24(5):1-6.
被引量:14
3
徐明时,朱金庆,褚田芬,顾宏辉.
多熟制间套作春玉米施氮效应的研究[J]
.浙江农业学报,1994,6(2):85-89.
被引量:2
4
房志勇,柯象寅.
麦茬旱种水稻苗期施氮效应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1990,5(3):76-81.
被引量:9
5
刘生荣,李葆来,王俊峰.
密度和施氮对转基因抗虫棉皮棉产量的影响[J]
.耕作与栽培,2003,23(2):21-22.
被引量:1
6
李文才,唐胜.
棉花施氮效应及其经济效益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1989,17(1):31-33.
被引量:1
7
高国华.
不同肥力土壤小麦、大豆轮作施氮效应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2012,41(6):84-86.
被引量:3
8
熊瑛,李友军.
氮、磷、钾对不同筋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3):58-61.
被引量:19
9
王峰,陈玉真,尤志明,吴志丹,江福英,张文锦.
茶园土壤氮含量、施氮效应及其N_2O排放的研究进展[J]
.福建农业学报,2014,29(10):1045-1050.
被引量:13
10
易镇邪,傅莉斌,刘剑,陈平平,周文新,屠乃美.
烟后晚稻产量形成特性与施氮效应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11(11):13-15.
被引量:15
江西农业科技
199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