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增强科研能力 培养创新型人才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最重要的素质,而科研能力则是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核心内容和集中体现。研究生也是高校科研创新的一支生力军。本文结合研究生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创新教学模式,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作者
刘晓华
高荣
机构地区
鲁东大学科研处
鲁东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
出处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05-107,共3页
Ludong University Journal: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科研
创新
人才
分类号
G463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4
1
李娟,张文修.
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 完善研究生培养过程[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4):10-12.
被引量:5
2
李亚.
博士生科研能力的自我培养—— 一个博士生的体会和观点[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4):77-78.
被引量:10
3
王宗华.
试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
.中国电力教育,2002(1):66-68.
被引量:3
4
王秀珍,符得团.
再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1):47-51.
被引量:24
二级参考文献
5
1
王超明.
美国研究生教育述论[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9(2):91-93.
被引量:9
2
顾明远.
试论21世纪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3):12-15.
被引量:53
3
周冰.
撰写学位论文的形式要求和应注意的问题[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2):30-32.
被引量:4
4
滕弘飞.
理工科研究生的科技写作能力亟待增强[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3):28-29.
被引量:1
5
张建宇,邹云.
论创新意识创新力的概念表现与培养———从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的现状与问题谈起[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6):49-53.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35
1
汪洋.
研究生阶段的科研体会[J]
.科教文汇,2007(5):16-17.
被引量:1
2
农晓琳,陈洪,农东晓,黎燕宁,黎彦,周诺,蒙宁,巫家晓,罗莉,刘蒙壮,农辉图.
医学研究生创新思维及研究能力的培养[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23(S1):37-39.
被引量:5
3
王天凤.
重视开题查新 确保学位论文质量[J]
.教育发展研究,1999,19(S2):134-137.
被引量:2
4
李艺.
外语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追踪实验[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1(5):68-72.
被引量:7
5
杨继成,陈艳春.
研究生论文写作教学改革探索[J]
.教学研究,2006,29(5):400-402.
被引量:11
6
李吉霞.
试述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
.继续教育研究,2006(5):162-163.
被引量:21
7
周蕴薇.
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探讨[J]
.中国林业教育,2006,24(6):42-43.
被引量:27
8
程雯,孙海霞,刘存勇.
新形势下我院人才培养管理的几点做法[J]
.继续医学教育,2006,20(35):1-3.
9
佟光霁.
研究生培养中的十点体会[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4):5-8.
被引量:5
10
丁毓峰.
基于UGS PLM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J]
.装备制造技术,2007(7):98-10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9
1
杨立强,邓军.
Seminar: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J]
.中国地质教育,2005,14(2):5-7.
被引量:35
2
赵兵.
借鉴国际经验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J]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4,21(6):113-115.
被引量:10
3
李吉霞.
试述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
.继续教育研究,2006(5):162-163.
被引量:21
4
邱夏,高刚毅.
浅谈我国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
.新西部(理论版),2008(2):193-193.
被引量:11
5
王根顺,王辉.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途径与实践[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29(3):44-48.
被引量:66
6
吴金昌,朱慧,李建华.
美国研究生教育对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启示[J]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3):87-91.
被引量:35
7
张华江,许岩,穆莹.
对加强高校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10):28-30.
被引量:10
8
王瑞飞,陈劲,李飞宇.
关于研究生创新素质和能力的调查[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5):27-29.
被引量:31
9
阎昌琪,王东旭,孙中宁.
如何加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19(5):73-75.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3
1
赵兴罗,刘晔.
增强创新型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途径及保障机制[J]
.管理学刊,2011,24(1):94-97.
被引量:10
2
赵兴罗,苗慧凯.
论“五位一体”创新型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模式——基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调研[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32(1):77-79.
被引量:4
3
赵琼.
大学生自杀事件折射出的隐忧——基于传统文化的视角[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32(1):108-110.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罗依平,甘纪平,范娜.
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与路径选择[J]
.高教论坛,2011(12):91-94.
被引量:4
2
王素.
《管理学刊》“公共管理”栏目年度发文综述[J]
.管理学刊,2011,24(6):93-96.
3
邹多宏,朱思姮,张凯,韩伟,何家才,周健.
口腔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4):371-374.
4
刘亚臣,张帅,蔚筱偲.
基于“五位一体”模式的研究生科技文化建设探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1):261-262.
5
王明义,陈璇,马军.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
.山西科技,2014,29(3):91-92.
被引量:1
6
鲁娟,许放,贺佳.
基于研究生视角的创新能力培养有效途径探析[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5,14(2):114-118.
被引量:2
7
唐志军,吴笑峰,席在芳,吴亮红,胡仕刚.
面向实践创新能力的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
.山西科技,2015,30(5):91-93.
被引量:12
8
杨宏力,宋士云.
山东省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实证研究——以经济学学科为例[J]
.山东高等教育,2015,3(11):55-64.
被引量:1
9
韩国高.
方法类课程加强研究生独立科研能力培养的探索——以东北财经大学投资工程管理学院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16(5):176-177.
被引量:2
10
迟长春.
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智能电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经济师,2017(9):201-202.
1
刘军,尹世峰,郝荣霞.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学园,2010(17):9-10.
2
王俊辉.
高校科研创新领军人才培养探析[J]
.管理观察,2009(15):144-145.
被引量:1
3
2013年我国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4(3):19-22.
4
姚建萍,孙德芬.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路径选择:以系统论为视角[J]
.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1(4):25-29.
被引量:4
5
张美冬,章荣德,袁德军.
高校科研平台的建设与管理[J]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09,41(3):49-52.
被引量:11
6
刘兴太,马勇,尚国立,何冰,杨震,王奕飞,李宏伟.
我院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效果[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2):1-2.
被引量:4
7
包云.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探微[J]
.前沿,2007(9):95-97.
被引量:8
8
李振,梁淼.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发展思考[J]
.人才资源开发,2015(18):114-115.
被引量:1
9
邓剑平,朱晓丹,吕芳璐.
浅谈高职院校科研量化考核体系[J]
.北方经贸,2013(5):200-201.
被引量:3
10
高飞,翟昊.
创新基地:北京实验室的探索与实践[J]
.北京教育(高教),2016(10):72-74.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