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16
-
1喻晓和.社会的信息化与法律观念的转变[J].现代法学,1998,20(3):58-60. 被引量:1
-
2张宽福.社区图书馆功能及发展模式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6):120-121. 被引量:19
-
3李军.知识经济对国际体系的影响[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0(3):3-8. 被引量:4
-
4吕耀怀.论全球化时代的信息伦理[J].现代国际关系,2002(12):40-46. 被引量:16
-
5Insights.中国儿童生活、消费与媒介接触习惯研究[J].中国广告,2006(6):88-92.
-
6周永忠,龙斌.一种复合型高校图书馆有专业特色的信息组织工作模式[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29(6):49-53.
-
7石新生.试论适应西部经济文化振兴的图书馆[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9(1):30-32. 被引量:3
-
8赵洗尘.面向网络的图书馆——Amazon.com的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1999,43(10):35-38. 被引量:19
-
9张玉英.MARC概述及我馆使用CNMARC之设想[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0,9(1):29-31. 被引量:2
-
10霍恒仁.信息高速公路与中西文化整合[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3):85-88.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107
-
1黄先蓉.现代目录学发展研究的时空定位[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52(2):118-121. 被引量:8
-
2肖希明.论网络环境中的图书馆藏书发展[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52(5):128-132. 被引量:76
-
3严彬,柴晓娟.图书馆应重视为读者服务的基础工作[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1998,16(2):34-36. 被引量:9
-
4宁淑华.浅析图书馆外文期刊利用率[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96(1):57-58. 被引量:8
-
5龚义台.面向21世纪的中国图书馆事业(一):定位与体制[J].图书情报工作,1996,40(5):7-9. 被引量:11
-
6沈昳红 张莉.网络环境下党校图书馆特色服务问题探讨.理论视界,2010,(1).
-
7朱凌莉 许淑英.新世纪党校图书馆信息化服务探析.二十一世纪党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2000,.
-
8张玲.加强党校专题资料服务.跨世纪的党校图书馆建设,1998,5.
-
9庄守经.面向21世纪的高校图书馆.面向21世纪的大学图书馆.
-
10钱刚,毕强.“图书馆信息化”理论探讨[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7,23(4):29-33. 被引量:35
引证文献20
-
1杨伟.高校图书馆在线服务模式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2,31(S1):80-83. 被引量:3
-
2徐志荣.图书馆网络在线服务模式[J].情报杂志,2004,23(7):103-104. 被引量:6
-
3肖远文.浅谈新信息环境下期刊资源的深层开发与利用[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1,19(4):70-72. 被引量:1
-
4崔铭芝.社科研究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工作构想[J].情报杂志,1999,18(5):55-57. 被引量:1
-
5崔铭芝.社科研究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工作构想[J].情报资料工作,1999,20(5):31-32.
-
6沈松英.论构建党校图书馆网上专题资料服务模式[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4):155-158.
-
7祁长松.21世纪军队院校图书馆发展浅议[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25(6):88-91. 被引量:8
-
8崔铭芝.论面向21世纪的社科院图书馆藏书建设[J].山东图书馆季刊,1999(3):34-36. 被引量:1
-
9廖剑岚,范并思.感受知识经济 走近数字化时代——1998~1999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综述(下)[J].图书馆杂志,2000,19(3):6-8. 被引量:2
-
10孙娇梅,李桂芬.新世纪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学术交流,2000(2):157-158.
二级引证文献78
-
1徐志荣.图书馆网络在线服务模式[J].情报杂志,2004,23(7):103-104. 被引量:6
-
2朱如龙,陶姝成.我院电子阅览室的建设和管理[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4(3):38-39. 被引量:3
-
3余彤心,李红云.深化多媒体阅览室的多样化服务功能——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用户调查问卷分析[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4(10):88-91. 被引量:1
-
4杨艳萍.学院多媒体阅览室的管理与读者服务[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18(3):73-75. 被引量:8
-
5董红梅.网上资源开发利用与信息服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3):57-58. 被引量:1
-
6宋爱林,施晓雨,周爱民.构建图书馆的手机短消息服务平台[J].新世纪图书馆,2005(1):52-54. 被引量:13
-
7左保兴.博物馆图书工作自动化的设想[J].文物春秋,2000(4):48-49.
-
8王赣萍.浅谈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6):119-120.
-
9杜亚丽.谈党校教育中的图书馆建设模式[J].贵图学刊,2005(1):58-59.
-
10李传益.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J].咸宁学院学报,2002,22(4):124-126.
-
1曲素荣.浅谈网络时代文献服务工作模式的转型[J].图书馆学刊,2002,24(3):25-26. 被引量:1
-
2李志生.试论情报调研的社会功能[J].现代情报,1986,7(4):1-3.
-
3李英.高校图书馆的文献服务工作机制改革探讨[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1(3):55-57. 被引量:4
-
4李桂枝.世纪之交图书馆工作浅谈[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3):27-27.
-
5田大伟.世纪之交图书馆工作的几点思考[J].福建图书馆学刊(内刊),1999(3):24-24.
-
6王叶冰,刘飒.世纪之交图书馆改革与发展[J].图书馆学研究,1998(2):12-13. 被引量:4
-
7巫银娥.世纪之交图书馆发展的思考[J].贵图学刊,1999(2):59-60.
-
8何叠,周倩芬,肖伟波,李晓云,余胜.图片报道[J].公共图书馆,2006,0(3):1-1.
-
9张寒生.关于未来图书馆变与不变的思考[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1998,16(3):15-16. 被引量:10
-
10佟维群,任力.世纪之交图书馆面对的困境与对策[J].图书馆工作,1998(4):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