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对化学新课程中知识教学的再认识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怎样从知识教学中获得理智的益处,仍然是教育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通过知识,学生间接地获得过去人类的经验,拓宽并丰富目前的经验。尽管知识的学习也是课程改革的目的,但以科学素养为核心,重视学生生活经验,强调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化学课程改革,体现的不是知识多少的变化,而是关于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运用观念的改变。化学新课程并不轻视知识、否定知识,而是强调运用知识、提升知识并获得智慧。
出处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共3页 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美]约翰·杜威著 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 2[美]约翰·社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 3[英]怀特海 徐汝舟译.教育的目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 4[日]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79.
  • 5郭元祥.新课程背景下课程知识观的转向[J].全球教育展望,2005,34(4):15-20. 被引量:35
  • 6夏正盛.高中化学标准解读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二级参考文献18

  • 1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3):5-23. 被引量:543
  • 2赵汀阳.知识,命运和幸福[J].哲学研究,2001(8):36-41. 被引量:106
  • 3郭元祥.课程观的转向[J].课程.教材.教法,2001,21(6):11-16. 被引量:136
  • 4张华 石伟平 等.课程流派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6..
  • 5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7,2,28.
  • 6Kneller, G. F. ( 1971 ). Foundation of Education, ( Ed. ) 233 -234.
  • 7麦克·扬著 谢维和译.未来的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3.
  • 8Pinar & Grumet, M. R. (1976). Toward a Poor Curriculum: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rse.
  • 9Pinar, W. F. (1981). The Abstract and the Concrete in Curriculum Theorizing. In Giroux, H. A. ; Penna, A.N. & Pinar, W. F. Curriculum & Instruction, (Eds.), p. 434.
  • 10Grumet, M. R., ( 1981 ). Autobiography and Reconceptualization. In Giroux, H.A. ; Penna, A.N. & Pinar, W.F. Curriculum & Instruction, (Eds.), 140.

共引文献53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