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技术理性到话语理解——后现代主义课程教学观述评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作为当代西方世界中影响巨大的思潮流派,后现代主义以其独特的方法论思想和要求对课程教学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反对同一,崇尚差异和多元"的后现代课程教学观为现代课程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但重批判轻建设的特点又使其带有一定的虚幻主义色彩。
作者
卢立涛
安传达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英语系
出处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年第4期74-77,共4页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课程教学观
分类号
G421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70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钟启泉,张华.课程流派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1.
2
[美]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M].马季方,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17.
3
李臣之.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试探[J]
.教育科学,1999(1):58-62.
被引量:33
4
[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9.
5
周思旭.
从后现代视角论师生关系重构[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3):176-179.
被引量:29
6
于慧慧,刘要悟.
多尔后现代课程观质疑[J]
.比较教育研究,2006,27(7):71-74.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綦春霞.
面向新世纪的课程理论——美国 Patrick Slattery 的后现代课程思想评析[J]
.比较教育研究,1997(6):23-26.
被引量:16
2
王治河.
论后现代主义的三种形态[J]
.国外社会科学,1995(1):41-47.
被引量:131
3
曹永国.
师生关系:从相处到相依——后现代性批判[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9):37-41.
被引量:34
4
莱斯利·P·斯特弗 杰里·盖尔 高文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美]小威廉姆·E·多尔 王红宇.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86.188.
6
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7,2,28.
7
[美]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M](代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
8
Foucault,M:Power/knowedge.Newyork:pantheom Boks.Academic Press.1980.11.
9
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19.
10
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的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共引文献
70
1
彭姝.
后现代教学观指导下的英语专业电影欣赏课教学初探[J]
.电影评介,2008(14):63-64.
2
肖智勇.
后现代主义观对我国课程建设的启示[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30):46-47.
被引量:2
3
李志朋.
论对话型师生关系之特征[J]
.新课程(综合版),2008,0(7):7-9.
4
赵小段.
后现代教育思潮的超越与挑战——我国学者关于后现代教育研究综述[J]
.当代教育科学,2004(11):13-16.
被引量:14
5
李方.
后现代教学理念探微[J]
.教育研究,2004,25(11):35-40.
被引量:92
6
林小松,吴越.
当代课程理论的走向[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4):118-120.
7
覃红霞,陈兴德.
经典的解构——从泰勒到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变迁[J]
.江苏高教,2003(2):109-112.
被引量:9
8
唐小红.
后现代视野中师生权力关系的构建[J]
.煤炭高等教育,2006,24(3):32-34.
被引量:2
9
杨真珍,王丽娟.
新型师生关系的涵义及其构建途径[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0(7):25-26.
被引量:4
10
黎琼锋,李庭军.
后现代主义:引发教育反思的思潮[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9(3):48-51.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11
1
刘复兴.
后现代教育思维的特征与启示[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6(4):11-13.
被引量:61
2
张文军.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教育目的观的批判[J]
.全球教育展望,1998,28(3):63-67.
被引量:29
3
张家军.
后现代主义之于课程研究的意义与反思[J]
.比较教育研究,2004,25(6):6-11.
被引量:8
4
张丽萍,刘建军,何琪.
用后现代主义教学理念塑造生态化创新型课堂[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8(1):113-116.
被引量:3
5
钟启泉.
知识建构与教学创新——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及其启示[J]
.全球教育展望,2006,35(8):12-18.
被引量:146
6
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20.
7
李宏祥.
后现代主义教学观及其对大学教学之启示[J]
.大学教育科学,2007(5):60-64.
被引量:17
8
龚孟伟,陈晓端.
后现代主义知识教学观:价值与局限[J]
.课程.教材.教法,2008,28(10):24-29.
被引量:15
9
谢登斌.
多尔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探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7(3):71-76.
被引量:38
10
李三福.
论后现代主义的教学观[J]
.外国教育研究,2004,31(1):21-23.
被引量:51
引证文献
2
1
王槐银.
后现代主义教学观及其对高校理论课教学的启示[J]
.科教文汇,2012(12):18-19.
2
王统照.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局限性[J]
.学园,2014(14):44-45.
1
余文森.
基于个体知识的新课程教学观转向[J]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2011(5):4-8.
被引量:1
2
季振林.
让研究性学习走进高中数学课堂[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2):110-110.
3
代云丽.
怎样做好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J]
.新课程(中学),2009(8):29-29.
被引量:1
4
张惠芬.
注重教学设计,促进学生有效学习[J]
.珠江教育论坛,2014(1):33-34.
5
罗晓娟.
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尝试[J]
.小学时代(教师),2010(10):96-96.
6
汪霞.
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教育观的演变[J]
.全球教育展望,2001,30(12):9-15.
被引量:34
7
叶小耀.
构建有效课堂的路径探索与实践——以郑州市第八中学为例[J]
.中国教育学刊,2014(12):46-49.
被引量:3
8
解瑞平.
论新课程教学观的转变[J]
.沧桑,2011(1):136-138.
9
周洁.
教师教的思维和学生学的思维——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的教学观述评[J]
.考试周刊,2012(68):179-180.
10
刘磊.
新课程教学观下英语教师角色的转换[J]
.中国校外教育,2010(7):69-69.
被引量:2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