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的文本价值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且听风吟》是名满天下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处女作,同时也是村上小说的语言风格、写作技巧和后现代主义艺术氛围的源头与雏形,是作家从摆脱日文小说文本平庸拖沓的理念出发,借鉴美国现代小说简洁明快的文风,所完成的小说文本的革命性变革,是当代日本小说精神和文学价值的重要体现。
作者
尚一鸥
尚侠
机构地区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06-209,共4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关键词
村上春树
后现代性
语言革命
文本价值
分类号
I313.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16
1
栗坪良樹、柘植光彦、今井清人編.《村上春樹スタディ-ズ(3)·解說》,東京:若草書房,1999年,第301頁.
2
川本三郎.《村上春樹特别ィンタビュ-·“物語”のための冒險》,《文学界》(8),1985年,第35頁.
3
川本三郎.《村上春樹特别ィンタビュ-·"物語"のための冒險》,《文学界》(8),1985年,第38頁.
4
丸山真男.《现代日本の革新思想》上卷,東京:岩波書店,2002年,第13頁.
5
石原千秋.《謎とさ村上春樹》,東京:光文社,2007年,第46頁.
6
吉行淳之介.《-っの収獲》,《群像》(34),1979年,第119頁.
7
川本三郎.《村上春樹特别ィンタビュ-·"物語"のための冒險》,《文学界》(8),1985年,第37頁.
8
川本三郎.《村上春樹特别ィンタビュ-·"物語"のための冒險》,《文学界》(8),1985年,第36頁.
9
村上春樹.《若ぃ殼者のための短篇小說案内》,東京:文芸春秋,1997年,第10頁.
10
《村上春樹にの十年(1979-1988)》,《文学界·村上春樹プツク--4月臨時增刊》(5),東京:文芸春秋,1991年,第36頁.
同被引文献
8
1
刘彩霞,刘家鑫.
幽默的青春序曲——评村上春树《且听风吟》的语言艺术风格[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32(5):77-79.
被引量:2
2
许玉岭.
日本当代文坛的一朵奇葩:村上春树《且听风吟》的语言艺术[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2(6):41-43.
被引量:4
3
张春峰.
《且听风吟》的后现代特征分析[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2,28(1):105-108.
被引量:2
4
孟辰.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中象征、隐喻手法的运用[J]
.文化学刊,2016(2):63-65.
被引量:2
5
黄碧琴.
论村上春树《且听风吟》的语言特色[J]
.黑河学院学报,2017,8(3):172-173.
被引量:1
6
张舒婷.
日本文学作品《且听风吟》的语言特色赏析[J]
.大观(论坛),2018,0(2):7-8.
被引量:1
7
郭蕊.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的文本艺术价值解读[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32(5).
被引量:2
8
李春妹.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的语言魅力赏析[J]
.语文建设,2016(11X):47-4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4
1
申莉莉.
理想幻灭的青春——村上春树“青春三部曲”人物形象解读[J]
.电影评介,2010(9):101-101.
被引量:1
2
黄碧琴.
论村上春树《且听风吟》的语言特色[J]
.黑河学院学报,2017,8(3):172-173.
被引量:1
3
余芳,杨俊荣.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的语言艺术[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1(9):130-131.
4
郭蕊.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的文本艺术价值解读[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32(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
1
马骏.
2010年度日本文学研究综述[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1):94-103.
被引量:7
2
黄碧琴.
论村上春树《且听风吟》的语言特色[J]
.黑河学院学报,2017,8(3):172-173.
被引量:1
3
余芳,杨俊荣.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的语言艺术[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1(9):130-131.
4
李玮.
论村上春树《且听风吟》中“风”的含义[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41(7):176-177.
1
罗晓非.
论后朦胧诗的语言革命[J]
.学术探索,1999(4):89-91.
被引量:1
2
叶世祥.
鲁迅小说:一种独特的话语形式的确立[J]
.社会科学战线,1999(6):96-103.
被引量:3
3
蔡梅娟.
新时期小说语言变革之我见[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4(4):50-52.
4
高旭东.
对五四语言革命的再认识[J]
.齐鲁学刊,2002(4):82-87.
被引量:4
5
刘恪.
中国现代小说语言的百年演进[J]
.大家,2017,0(1):160-179.
被引量:1
6
田刚,韩佳宁,万佳英.
从《三里湾》看赵树理创作思想的矛盾[J]
.文学教育,2013(9):46-48.
被引量:2
7
张光芒.
五四文学先驱者的文体意识探析[J]
.东岳论丛,1995,16(S1):90-91.
8
王珺鹏.
《秃头歌女》的语言革命[J]
.戏剧丛刊,2008(3):61-61.
9
陈祖华.
诗语[J]
.写作(中),1995,0(11):9-10.
10
于爱芹.
先锋小说语言变革探析[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1(4):122-122.
社会科学战线
2009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