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逐差法为什么会减小误差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贵刊2008年第10期“对‘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原理的改进”一文提到逐差法求加速度存在弊端,笔者以为作者没有认识逐差法减小误差的实质,文中有两处不妥:
作者
张敬德
机构地区
山东省邹平县第一中学
出处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09年第6期16-17,共2页
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Physics
关键词
逐差法
误差
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原理
加速度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O4-33 [理学—物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3
1
单明,聂燕萍.
线性拟合中的逐差法和最小二乘法的比较[J]
.大学物理实验,2005,18(2):68-70.
被引量:9
2
钟纪琳.
关于运用逐差法处理物理实验数据时逐差间隔的最佳选取问题[J]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89,11(4):91-98.
被引量:3
3
李建明.
对教材中一个计算公式的讨论——“逐差法”讨论中的常见错误分析[J]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2007,22(4):37-38.
被引量:2
4
北京大学普通物理教研组.北京大学普通物理实验教学经验[J].物理通报,1953(11):527-534.
5
潘小青.
逐差法及其应用探讨[J]
.大学物理实验,2010,23(2):86-87.
被引量:8
6
戴耀东.
探究逐差法处理纸带时奇数段位移该如何取舍[J]
.物理教师,2013,34(12):52-54.
被引量:6
7
卢炜杰,吴先球,王笑君.
三种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的误差分析和教学探讨[J]
.物理教学,2013,35(12):22-23.
被引量:7
8
赵怀彬,张中玉.
应用“两段法”快速求解加速度[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4(1):102-103.
被引量:2
9
杨严辉.
用逐差法计算纸带的加速度准确吗?[J]
.物理教师,2014,35(3):58-58.
被引量:4
10
尹少英,刘轩,徐在春,张玉军,韩旭.
基于超声波的食盐溶液物性的研究[J]
.大学物理实验,2014,27(3):7-10.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5
1
陈日繁.
对应用逐差法处理纸带的探讨[J]
.物理通报,2022(S01):80-83.
2
许湘苗.
奇数项数据的最佳逐差间隔数与误差分析[J]
.物理通报,2013,42(11):81-82.
被引量:3
3
陈奎孚,李岩峰.
从逐差法到对差法[J]
.大学物理实验,2015,28(5):118-122.
被引量:4
4
仓云.
巧记逐差法[J]
.物理通报,2017,46(5):26-28.
被引量:2
5
李伟康,朱小勤.
“逐差法”不仅可以求加速度[J]
.物理通报,2018,47(11):86-9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9
1
陈日繁.
对应用逐差法处理纸带的探讨[J]
.物理通报,2022(S01):80-83.
2
魏同利,郝惠娟.
等间距线性数据的标准偏差[J]
.大学物理实验,2016,29(2):106-109.
3
陈奎孚,李辉,孙龙清.
加权对差法的本质[J]
.大学物理实验,2017,30(1):120-123.
4
王志成.
新课标两道高考实验试题的参考答案引发的思考——兼谈逐差法减小误差的理论根源的完整理解[J]
.物理教师,2019,40(7):78-80.
被引量:4
5
宋静,林钦.
高中物理“逐差法”研究综述与教学建议[J]
.物理通报,2020,49(12):119-121.
被引量:1
6
孙玉晶,贾芸,冯晓,张鹏,董海洋,翟鹏.
逐差法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分析——以线膨胀系数的测定为例[J]
.科技风,2021(22):22-23.
7
黄尚波.
利用纸带求加速度的误差分析[J]
.物理教学,2024,46(11):22-24.
8
何述平.
逐差法处理打点纸带数据的研究[J]
.物理通报,2014,0(11):98-102.
被引量:3
9
涂超,明丽梅,杨祚彬,钟嬿琪,向华.
逐差法求加速度的分析[J]
.物理通报,2019,48(A01):25-27.
1
陈益富.
初探物理实验系统误差的消除[J]
.数理化学习(高三),2011(5):59-63.
2
李海峰.
测量电阻的几种常用方法[J]
.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16(11):43-43.
3
梁建平.
测量电阻的几种常用方法[J]
.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2013(4):33-33.
4
廖树权.
“伏安法”测电阻、电功率存在的误区[J]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2(9):36-37.
5
雷晋武.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随堂练习[J]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12(1):18-19.
6
华庆富.
逐差法求加速度[J]
.新高考(高一物理),2014(8):8-9.
7
王建龙,刘芳.
对《逐差法求加速度》的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探讨[J]
.科学咨询,2015,0(47):162-162.
8
高国进.
逐差法求加速度的改进[J]
.教学仪器与实验(中学版),2000,16(10):17-17.
被引量:1
9
李广强.
物理图象在实验中的应用[J]
.高中数理化,2011(18):33-34.
10
刘振华.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用“逐差法”求加速度的弊端[J]
.高中数理化(高一版),2008(10):41-41.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09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