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工业废气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
被引量: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同时持续30年的快速增长,令资源消耗惊人,有些资源已难以为继。于是,从各种废旧物资中发掘"第二矿藏"的再生资源产业,日益显现出其可观的价值和巨大的潜能。其中重视开发相应的CO2回收以及净化和再利用技术是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环保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
孙正平
机构地区
中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气体产品事业部
出处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年第13期88-89,共2页
China Hi-tech Enterprises
关键词
工业废气
二氧化碳
回收利用
吸附法
分类号
X70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86
同被引文献
172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64
参考文献
4
1
郑京.
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影响[J]
.山东环境,2003(1):51-52.
被引量:28
2
田超.
二氧化碳的利用前景[J]
.大氮肥,2002,25(3):153-156.
被引量:18
3
徐世晓,赵新全,孙平,赵同标,赵伟.
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7(4):43-47.
被引量:31
4
陈中明,李传华,凌海,李穗凡.
二氧化碳的生产及综合利用[J]
.精细化工中间体,2001,31(5):9-11.
被引量:20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王明星,张仁健,郑循华.
温室气体的源与汇[J]
.气候与环境研究,2000,5(1):75-79.
被引量:76
2
李富友.
CO_2化学[J]
.化学教育,1995,10(2):4-8.
被引量:4
3
谭东.
二氧化碳的分离提纯方法[J]
.广西化工,1995,24(2):22-26.
被引量:11
4
钱迎倩.全球生物多样性策略[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3.36-78.
5
周燕.浅谈石灰窖CO2的综合开发利用[J].衢化科技,1993,(4):35-37.
6
秦正龙.
CO_2化学的应用及其发展[J]
.化工技术经济,1997,15(2):16-19.
被引量:11
7
刘晓东,侯萍.
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近30年气候变暖与海拔高度的关系[J]
.高原气象,1998,17(3):245-249.
被引量:106
8
王绍武.
近百年我国及全球气温变化趋势[J]
.气象,1990,16(2):11-15.
被引量:258
9
龚道溢,王绍武.
1998年:中国近一个世纪以来最暖的一年[J]
.气象,1999,25(8):3-5.
被引量:53
10
王绍武.
全球气候变暖与未来发展趋势[J]
.第四纪研究,1991,11(3):269-276.
被引量:47
共引文献
86
1
周宏春,霍黎明,李长征,周春.
开拓创新 努力实现我国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J]
.城市与环境研究,2021(1):35-51.
被引量:21
2
侯洪蕾,陈绍云,张永春,陈恒.
有机胺改性MCM-41吸附富集CO_2[J]
.广东化工,2012,39(12):45-47.
被引量:2
3
李涛.
碳一化工的技术、产品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
.化工进展,2012,31(S1):124-128.
被引量:7
4
杨言江,王季秋,孙小红.
煤制天然气工厂二氧化碳捕获技术[J]
.化工进展,2012,31(S1):179-181.
被引量:3
5
王皓.
江苏省低碳经济战略的研究[J]
.市场周刊,2010,23(4):65-67.
被引量:1
6
张福凯,徐龙君.
甲烷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及减排措施[J]
.矿业安全与环保,2004,31(5):6-9.
被引量:34
7
周家贤.
开发二氧化碳资源 推进碳的循环利用[J]
.上海化工,2004,29(7):7-9.
被引量:3
8
周家贤.
二氧化碳开发利用综述[J]
.化工设计,2004,14(4):7-9.
被引量:11
9
钱扬义,吴东燕,王琴,罗秀玲.
利用手持技术探究影响大气"温室效应"的因素[J]
.化学教学,2005(5):23-25.
被引量:12
10
金祖权,孙伟,张云升,刘志勇.
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碳化深度[J]
.建筑材料学报,2005,8(2):179-183.
被引量:63
同被引文献
172
1
何志桥,裘建平,宋爽,陈建孟.
Pb-Ag合金电极上KOH/甲醇电解液中CO_2电化学还原为CO的动力学研究[J]
.宇航学报,2007,28(6):1774-1778.
被引量:2
2
刘恩莉.
二氧化碳应用新进展[J]
.江苏化工,2006,25(11):14-17.
被引量:10
3
孙延辉.
二氧化碳制化工产品技术研究进展[J]
.神华科技,2010,8(1):61-67.
被引量:2
4
赵亮,陈允捷.
国外甲烷化技术发展现状[J]
.化工进展,2012,31(S1):176-178.
被引量:25
5
张新波,杨宽辉,何洋,郭雄,李泽军.
焦炉气甲烷化制天然气技术开发[J]
.化工进展,2012,31(S1):218-219.
被引量:9
6
李宏,冯佳,李永卿,郭洛方,宋文臣.
转炉炼钢前期石灰石分解及CO_2氧化作用的热力学分析[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1,33(S1):83-87.
被引量:34
7
吕明,朱荣,毕秀荣,林腾昌.
二氧化碳在转炉炼钢中的应用研究[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1,33(S1):126-130.
被引量:26
8
李建英.
二氧化碳的回收和利用[J]
.石油化工环境保护,2004,27(2):40-41.
被引量:15
9
梅华,陈道远,姚虎卿,沈健.
硅胶的二氧化碳吸附性能及其与微孔结构的关系[J]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04,29(5):21-25.
被引量:26
10
康慧敏,蒋福宏,王大祥.
城市煤气甲烷化低镍催化剂的研究[J]
.化学工业与工程,1993,10(3):8-13.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4
1
韩永嘉,王树立,张鹏宇,朴文英.
CO_2分离捕集技术的现状与进展[J]
.天然气工业,2009,29(12):79-82.
被引量:22
2
范海燕,孔春龙,夏海平,陈亮.
KCaA型分子筛制备及其对CO_2吸附性能的研究[J]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2,25(1):128-132.
被引量:2
3
米铁,黄震,余新明.
CO_2减排技术研究进展[J]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1):50-56.
被引量:1
4
李建伟.
浅谈工业废气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J]
.中国化工贸易,2012,4(3):301-301.
5
张云,李水娥,李冰,胡亚林.
DETA溶液脱除烟气中CO_2的试验研究[J]
.现代机械,2013(1):74-76.
被引量:2
6
程瑜.
中国二氧化碳产业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定位[J]
.商业文化,2016,0(6):14-14.
7
刘辉,王雯,魏晓明,黄燕,刘广青.
工业副产煤气的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J]
.现代化工,2016,36(4):46-52.
被引量:5
8
毛艳丽,曲余玲,李博,景馨,朱剑兵.
钢厂烟气CO_2捕捉技术的开发及其应用前景分析[J]
.钢铁,2016,51(8):6-10.
被引量:11
9
徐立龙,任静.
二氧化碳回收及利用分析[J]
.广州化工,2017,45(11):180-182.
被引量:5
10
朱益强,朱荣,王雪亮.
CO_2作为RH提升气体的热力学分析[J]
.工业加热,2017,46(6):7-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64
1
高源,陈峙,闫献国,成俊秀.
深冷处理对50CrVA板簧钢冲击韧性和硬度的影响[J]
.热加工工艺,2019,0(24):119-122.
被引量:4
2
聂江华,樊栓狮,郎雪梅,王燕鸿.
水合物法快速脱除天然气中二氧化碳[J]
.现代化工,2011,31(S2):45-49.
被引量:10
3
刘仁生,曹晨忠,赵兵,许树锋.
二氧化碳捕捉材料的研究进展[J]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0(3):46-48.
被引量:6
4
唐建峰,陈玉亮,王琳,李玉星,陈鲁.
水合物法分离CO_2与N_2混合气的实验[J]
.天然气工业,2010,30(9):113-116.
被引量:5
5
朱超,王武昌,王琳.
天然气水合物浆流变性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天然气工业,2011,31(7):77-81.
被引量:6
6
李玉星,陈玉亮.
SDS与THF对水合物法分离CO_2+N_2混合气的影响[J]
.天然气工业,2011,31(7):82-86.
被引量:5
7
范海燕,孔春龙,夏海平,陈亮.
KCaA型分子筛制备及其对CO_2吸附性能的研究[J]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2,25(1):128-132.
被引量:2
8
付新.
二氧化碳选择性吸收方法的研究进展[J]
.化学与生物工程,2012,29(4):9-11.
被引量:1
9
赖小东,施骞.
低碳技术创新管理研究回顾及展望[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9):145-151.
被引量:14
10
李毛生.
预制卡装式线圈骨架的制作[J]
.电子制作,2000,8(4):24-24.
1
于志国.
CO_2回收中试试验研究[J]
.燕山油化,1993(3):137-141.
2
李燕平,陈树文.
啤酒厂CO_2回收工艺[J]
.食品与机械,1997,13(1):33-33.
被引量:1
3
赵立中.
关于火电厂CO_2的回收与利用[J]
.江西电力,1997,21(1):45-48.
4
李亚萍,刘子兵,陈虹,韩万龙.
天然气净化厂尾气中CO_2回收利用的可行性分析[J]
.山东化工,2015,44(17):187-189.
被引量:4
5
王登徽,陈启模.
道化学公司烟道气CO_2回收技术简介[J]
.中氮肥,1990(1):13-17.
6
周志荣.
啤酒CO_2回收装置配置封闭循环冷却水的设计[J]
.上海节能,1996(4):11-13.
7
赵立中.
关于火电厂CO_2回收、利用问题[J]
.华中电力,1997(2):52-54.
被引量:3
8
韩钟国,梁川,于丽新.
火力发电厂CO_2脱除技术的发展现状及CO_2的资源化利用[J]
.东北电力技术,2012,33(11):26-29.
被引量:1
9
王春云,徐丽.
火力发电厂CO2回收与利用技术开发动向[J]
.黑龙江电力,2000,22(B05):79-80.
10
孔祥明,刘光复,刘志峰,张洪潮,胡张喜.
超临界CO_2回收线路板工艺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2008,2(11):1542-1546.
被引量:3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年 第1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