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心肾相交中的几个概念问题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试从阴阳的范畴及阴阳交感的角度阐述了对心火与肾水、相交与不交,以及水火升降等概念问题的理解,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者
潘建黔
机构地区
贵阳中医学院
出处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1-2,共2页
Journal of Guiy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心肾相交
心肾不交
心火
肾水
中医理论
分类号
R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77
同被引文献
30
1
刘金芝,刘庆忠,张晓研.
针灸治疗高血压文献学研究[J]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13,2(4):182-185.
被引量:3
2
苗灵娟.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疗效观察[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5,26(6):2-2.
被引量:4
3
宋玉洁.
“心肾相交”概念之辨析[J]
.吉林中医药,2007,27(1):3-3.
被引量:5
4
程化奇.中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5
周子干.慎斋遗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35-36.
6
贺志光.中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95.
7
孙广仁.论心肾相交.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2,6(3):14-20.
8
陆付耳,刘沛霖.基础中医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33.
9
梁晓春,孙华.中医学.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 128.
10
叶显纯.论心肾相交.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78(4):7-12.
引证文献
4
1
梁晓春,吴群励.
关于《中医学》教材中“心肾相交”与"心肾不交"概念的探讨[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9):963-966.
被引量:2
2
李晓芸,杨柏灿.
心肾相交实质探析[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4,48(9):31-34.
被引量:42
3
董艳,王阶.
心肾综合征以传统“心肾相关”思路论治探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37(10):1254-1257.
被引量:28
4
于晓艳.
“心肾相交”刍议[J]
.福建中医药,2003,34(1):47-48.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77
1
曹博宁,王耀献.
从气虚阳微、瘀水互结论治Ⅳ型心肾综合征[J]
.四川中医,2022,40(12):32-35.
被引量:4
2
徐佩,辛琳.
“心肾相交”浅析[J]
.四川中医,2008,26(10):48-49.
被引量:15
3
李涵,杜金行,任兴联.
浅谈广义“心肾不交”的分型论治[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12):2797-2799.
被引量:21
4
俞鑫,程晶玲.
交通心肾法治疗女性痤疮的体会[J]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2):17-17.
被引量:1
5
孟超,丁丽敏,麦晓浩.
朱丹溪“泻南补北”法治疗痿证特色初探[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8,30(11):1975-1977.
被引量:9
6
林飞,王阶.
“心肾相交”在现代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9):2867-2870.
被引量:34
7
李晓芸,杨柏灿.
心肾相交实质探析[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4,48(9):31-34.
被引量:42
8
林飞,王阶,姚魁武,樊讯,蒋跃文.
基于《伤寒杂病论》的冠心病证治体系构建[J]
.中医杂志,2015,56(4):274-277.
被引量:13
9
吴敏华,王继红,王海宽.
《针灸大成》然谷穴临床应用规律探析[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0(9):966-970.
被引量:3
10
刘尽美,李晓芸,杨柏灿.
心肾不调病证方药选用[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0(2):6-10.
被引量:5
1
蒋明.
从《金匮要略》反思《伤寒论》伤寒之含义[J]
.中医杂志,2012,53(16):1435-1438.
被引量:2
2
王付.
对规划教材《伤寒论选读》若干概念问题的商榷[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14(1):8-9.
3
黄荣师.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研究进展[J]
.中医学报,2015,30(3):330-332.
被引量:7
4
潘毅.
阴阳交感与八卦布陈[J]
.国医论坛,1996,11(1):12-13.
5
丁德谨.
从阴虚证治谈及对疾病概念的商讨[J]
.河北中医,1981,3(3):19-21.
被引量:2
6
王峰,刘国伟,张晓琳.
心肾相交与心肾不交探析[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4):71-72.
被引量:5
7
程时杰,张荣华,王晓阳.
《金匮要略》之“通”思想浅析[J]
.陕西中医,2008,29(4):500-501.
被引量:2
8
刘强,卢旻.
“卫气夜行于阴”之我见[J]
.河南中医,2002,22(3):5-6.
被引量:4
9
倪祥惠.
“阴阳交感”之商讨[J]
.光明中医,2003,18(4):5-5.
被引量:1
10
徐灵胎.
上品:木香[J]
.光明中医,2014,29(8):1742-1742.
被引量:1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99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