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耐密玉米品种栽培密度试验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几个耐密玉米品种进行密度试验.以确定各品种的最佳密度值,为生产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作者
邓洪书
机构地区
阜新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9年第3期42-42,45,共2页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金
2008年农业部"全国粮油高产创建万亩示范区"项目("玉米耐密品种栽培密度试验"是其中的子项目)
关键词
栽培密度试验
玉米品种
耐密
科学合理
密度值
分类号
S665.1 [农业科学—果树学]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25
1
申卓,桑立君,刘丽丽,徐涛.
紧凑型玉米的增产机制与选育[J]
.种子科技,2007,25(3):31-33.
被引量:3
2
张中东,王璞,何雪峰,罗坤.
不同密度处理对紧凑型玉米农大486叶片生长发育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4,12(z1):91-93.
被引量:17
3
吕相义,李军,毕万新,李继森.
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及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农技推广,2005,21(6):21-22.
被引量:2
4
陈举林.
紧凑型玉米高产生理基础及高产栽培[J]
.玉米科学,1995,3(2):58-60.
被引量:10
5
冯云选,程中文,李军.
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及高产栽培技术[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6(2):22-23.
被引量:7
6
张丽霞,马瑞霞,刘文成.
种植密度对夏玉米郑单958产量和生理指标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9-79.
被引量:26
7
申卓,桑立君,刘丽丽.
紧凑型玉米的增产机制与选育[J]
.种子世界,2007(5):27-30.
被引量:4
8
魏太忠 陈学才 等.发展地膜栽培挖掘高寒山区“两高一优”农业[J].西昌农业专科学校学报,1996,(1):43-47.
9
聂晓文,肖莉,龙静,葛刚,郭国雄.
杂交玉米黔兴201不同种植密度比较试验[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490-9490.
被引量:8
10
周波,齐子杰,胡学安,魏良明,薛华政.
不同种植密度对郑单136玉米产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08,37(9):55-56.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4
1
何学芹,宋云飞,杨卫国,杨兆才.
紧凑型杂交玉米品种的增产效益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6):76-77.
被引量:2
2
何天祥,蔡光泽,陈丛顺,余世学,徐先林,杨隆英.
攀西地区玉米分带覆膜错窝密植高产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4):5054-5056.
被引量:2
3
江黎明,李月梅,周银华.
不同播种期与种植密度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4(7):21-22.
被引量:7
4
孙敏华,张建勋,张同华.
宿州市維桥区不同种植密度对紧凑型夏玉米产量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5(9):12-1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何天祥,陈波,杨勤,蔡光泽,徐先林,杨隆英,郑传刚.
盐源县玉米超高产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2):4992-4994.
被引量:3
2
贾波,谢庆春,倪向群.
玉米理想株型研究进展[J]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4):31-33.
被引量:9
3
张蕊蕊.
小麦-玉米种植制度资源高效利用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811-12813.
4
张学红.
玉米新品种新单38的选育及推广[J]
.种业导刊,2014(11):10-11.
被引量:2
5
孙建红.
玉米新品种西农211栽培技术[J]
.种业导刊,2015(4):19-20.
6
董秀春,郭延习,李鹏,徐成忠,杨洪宾.
鲁西南地区夏玉米适宜播期及收获期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5(9):21-21.
被引量:4
7
董秀春,李鹏,徐燕.
播期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15,47(8):39-41.
被引量:14
8
周维军.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7(1):10-10.
9
刘建军,佘小玲,刘志霞,郭自军,唐建.
密度对甜玉米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2017(3):62-65.
被引量:1
10
何天祥,陈波,陈从顺.
不同玉米品种(系)在安宁河流域的适应性[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19,36(1):31-35.
1
陈海山,姜忠君.
不同栽培密度对高蛋白大豆黑农48产量的影响[J]
.大豆科技,2008(4):35-35.
被引量:3
2
石玉章.
高寒阴湿区马铃薯全膜双垄侧播密度试验[J]
.甘肃农业科技,2012,43(5):31-32.
被引量:1
3
耿守杰,耿灵芝,陈志国.
玉米品种垦单13号不同栽培密度试验[J]
.现代化农业,2014(3):16-17.
4
沈明生,陈水校.
秋甘蓝不同栽培密度试验[J]
.上海蔬菜,2011(2):51-51.
被引量:1
5
李俊文,李秀玲.
温室彩椒栽培密度试验[J]
.长江蔬菜,2005(10):45-46.
被引量:1
6
黄新宇.
锥栗栽培密度试验及其主要栽培技术[J]
.福建农业科技,2013,44(6):40-41.
被引量:2
7
许会军,杨冬冬,张锦昌,张建清.
玉米品种甘玉801栽培密度试验[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9):53-53.
被引量:1
8
田英才,安崇冠,刘子乾,翟登玉.
金乡县“金谷”栽培密度试验[J]
.杂粮作物,2010,30(3):230-231.
被引量:1
9
李芳.
辽北地区耐密玉米双行比空抗倒高产栽培技术[J]
.新农村(黑龙江),2014(4):97-97.
被引量:1
10
杨明.
耐密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村科技,2013(2):13-13.
被引量:1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