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何谓“隐”与“直”?——《论语》“父子相为隐”章考 被引量: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孔子"父子相为隐"的"隐"是针对叶公"子证父"的"证"[證]而言,系消极不作为的言语隐默之义。"隐"本义是微小或不显,独立作动词是指自己消极不作为而不显,无积极作为将他者隐藏、藏匿、窝藏而不显之义。"亲亲相为隐/亲属相为隐"衍自"父子相为隐",但"为"字略去则词语结构发生变化,易导致将彼此为对方"隐"理解成彼此将对方"隐"。"父子相为隐"章呈现了个人于亲属有过失时的角色尴尬与伦理困境:举证告发则背逆家人的愿望及亲情伦理,不举证告发则背逆他人的期待及社会美德,在被希望维护亲属利益与维护他人利益之间陷于不安。孔子主张不作为性质的"相为隐",实是以家庭内部正义和个体权利来反对以告亲为荣、为绝对正义,同时他并不支持作伪证及湮灭证据、藏匿犯人的积极庇亲行为。沉默不言的"隐"系不直接伤害亲属与他人的最中道之举,此即明辨是非之"直"。
作者 林桂榛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59,共13页 Confucius Stud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38

共引文献43

同被引文献33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