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思考关于文本真意解读的问题,源于三年前广东高中新课程实施伊始听过的一节语文课,课题是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微型小说两篇”中德国作家克里斯蒂安森的《差别》。文章篇幅短小,字面意思不难读懂。分析人物形象环节,学生们在概括阿诺德性格特点时认为他是一个敬业、勤劳、做事主动、善于动脑筋、善良诚实的人,教师肯定了回答问题的学生,并且将他们的概括板书在黑板上。其实细读文本,我们找不到哪怕一点表现阿诺德善良诚实的依据。可能在师生的潜意识里,善良诚实是许多情况下获得老板赏识的一大优点,于是顺理成章地安到了阿诺德身上,而没有忠实于文本本身,紧紧依据文本来判断是否表现了人物这一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