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柱下独立承台群桩基础数值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探讨了承台弹模对桩间和桩土荷载分担比的影响,以及承台板底土体应力的分布规律。随着弹模增大,由承台传递的荷载逐渐由承台中心桩向边缘桩转移,桩土荷载分担比也逐渐增大,但增速逐渐减小。承台板底土体在靠近桩和承台边缘的应力较大,最大应力在承台角点下。
作者
张严
顾强康
李洪囡
机构地区
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
出处
《路基工程》
2009年第3期133-135,共3页
Subgrade Engineering
关键词
承台
桩间荷载分担比
桩土荷载分担比
分类号
TU473.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O241 [理学—计算数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0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王浩,周健,邓志辉.
桩-土-承台共同作用的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2006,28(10):1253-1258.
被引量:28
2
COOKE R W. Piled raft foundation on stiff clays a contribution to design philosophy [J] . Geotechnique, 1986, 36 (2) : 169 -203.
3
POULOS H G. Piled raft foundations: design and application [ J ] . Geotechnique, 2001, 51 (2) : 95 - 113.
4
宰金珉.
塑性支承桩——卸荷减沉桩的概念及其工程应用[J]
.岩土工程学报,2001,23(3):273-278.
被引量:80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宰金珉.
按单柱极限承载力设计复合桩基的研究(下篇)[J]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3(1):42-49.
被引量:6
2
宰金珉.
桩土明确分担荷载的复合桩基及其设计方法[J]
.建筑结构学报,1995,16(4):66-74.
被引量:131
3
.桩基工程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4
POULOS H G,DAVIS E H.Pile foundation analysis and design[M].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80.
5
COOKE R W.Piled raft foundation on stiff clays-a contribution to design philosophy[J].Geotechnique,1986,36(2):169-203.
6
POULOS H G.Piled raft foundations:design and application[J].Geotechnique,2001,51(2):95-113.
7
HORIKOSHI K,RANDOLPH M F.Centrifuge modeling of piled raft foundations on clay[J].Geotechnique,1996,46(4):741-752.
8
宰金珉,杨嵘昌.
复合桩基承台下土的极限承载力提高值理论解[J]
.岩土工程学报,1997,19(4):39-48.
被引量:29
9
王幼青,张克绪,朱腾明.
桩-承台-地基土相互作用试验研究[J]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8,31(2):31-37.
被引量:35
10
陈惠康.
桩基沉降分析[J]
.上海地质,1990(1):1-18.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100
1
张云军,宰金珉.
复合桩基承载力安全系数的定义与计算[J]
.工业建筑,2005,35(z1):464-467.
被引量:3
2
张云军,宰金珉,王旭东,王伟,戚科俊.
按单桩极限承载力设计复合桩基时的整体承载力安全系数[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z1):4597-4601.
被引量:4
3
张云军,宰金珉,王旭东,戚科骏,王伟.
南京地区复合桩基设计思考[J]
.岩土力学,2004,25(z2):581-584.
4
梅国雄,胡铖波,梅岭.
利用桩底沉渣的桩基室内模型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30(S1):3252-3259.
被引量:15
5
张浩,石名磊.
软弱基体补强疏桩基础的概念与应用[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4(8):51-53.
被引量:1
6
蒋青青,孟庆玲,胡毅夫,赖伟明.
沉降控制复合桩基的工程应用[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S1):3153-3158.
被引量:3
7
陈景毅,姚朝军.
塑性支撑桩在某市广播电视中心工程中的应用[J]
.广东土木与建筑,2004,11(9):25-26.
8
刘庆,王春虎,宋洪彬.
桩筏基础差异沉降控制措施研究[J]
.山西建筑,2004,30(22):54-54.
9
姚俊玲,章东鸿.
考虑水浮力的桩土共同作用[J]
.建筑技术开发,2004,31(12):28-29.
被引量:1
10
喻初如.
复合地基设计及应用探讨[J]
.中国科技信息,2004(24):91-91.
1
谭芳玉.
某高层住宅小区基础选型分析[J]
.中国住宅设施,2016(2):87-90.
2
周阳,吴加武.
长短桩复合地基在中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
.广东建材,2014,30(2):41-43.
被引量:1
3
沈晓武.
高层结构的总体和结构平面布置形式及方法探讨[J]
.现代装饰(理论),2011(6):83-84.
被引量:1
4
曹锐,刘灿斌.
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
.科技致富向导,2009,0(12X):63-63.
被引量:4
5
廖良辉.
柱下桩基础独立承台计算若干问题[J]
.福建建筑,2001(4):37-39.
6
程芳,朱立刚,张朝辉.
柱下桩基础承台受冲切承载力计算的比较分析[J]
.工业建筑,2007,37(z1):779-780.
7
张海峰.
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8):286-286.
被引量:14
8
金柏森.
桩基施工中确保相邻建筑物的安全稳定[J]
.华东电力,2007,35(10):91-92.
被引量:2
9
李玉顺,计学闰.
柱下独立承台新形式的探讨[J]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1,34(2):39-43.
被引量:1
10
陈甦,孙毅,沈剑林,岳红,张毅,陈国兴.
高层建筑桩与承台荷载测试分析[J]
.岩土力学,2007,28(11):2465-2470.
被引量:1
路基工程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