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浙赣铁路与浙江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以1930年代为中心 被引量:1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铁路交通是近代以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全新条件之一。1930年代浙赣(杭江)铁路的兴筑,使千百年来自然形成的浙东、浙西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开始改变;浙江中西部地区主要城镇沿钱塘江分布的基本格局出现变化,铁路沿线城镇的区位优势明显提升,并逐步形成这一区域的中心城市;冲破了自然形成的流域交往格局,重新调整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拓展了腹地空间。浙赣铁路促使途经区域现代工业和旅游业的兴起,促进了传统农副业和商业的发展,改善了浙江中西部地区人们的出行条件,传播了近代文化,使沿线300万人受益。当然,这一切仅仅是一个渐变过程的开端。
作者 丁贤勇
出处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8-141,共14页 Modern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5

  • 1苏全有.近十年来我国近代铁路史研究综述[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2):110-114. 被引量:8
  • 2杭江铁路局会计课.《浙江省杭江铁路二十二年度会计统计年报(民国二十二年七月至二十三年六月)》,杭江铁路局1934年印行,第35页.
  • 3侯家源.《勉“浙赣人”》[J].浙赣路,1947,:4-4.
  • 4孙中山著,刘明,沈潜评注.《建国方略》,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72页.
  • 5尹承国.修筑浙赣铁路始末[J].江西社会科学,1983,3(4):137-140. 被引量:1
  • 6李秉成.浙赣铁路设计思想的启示——纪念浙赣铁路全线通车五十周年[J].浙江学刊,1987(6):49-51. 被引量:1
  • 7简笙簧.《浙江省筑杭江铁道的历史意义》[J].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1981,(13).
  • 8《浙赣铁路展筑与全线总整理(1934-1937)》(《中华民国建国八十年学术讨论集》第4册,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版).
  • 9曾养甫.《(杭江铁路工程纪略)序》,《杭江铁路工程纪略》,杭江铁路工程局1933年编印,第1页.
  • 10介凡.《浙赣铁路史资料之一(一)》[J].浙赣路讯,1947,85.

二级参考文献112

  • 1刘大钧.《吴兴农村经济》[M].中国经济统计研究所,1939年.第11页.
  • 2.[N].《中央日报》,1936年12月15日.
  • 3.《马市长关怀难民》[N].《中央日报》,1937年11月26日.
  • 4俞飞鹏.《十五年来之交通概况》[M].,1946年,4月印.第45页.
  • 5陶行知.《在屯(溪)昌(化)汽车路公司筹备会上的讲话》[A]..《安徽省志·交通志》[C].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第842页.
  • 6周作人.《乌逢船》[A].余树森编.《周作人美文精萃》[C].作家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108页.
  • 7叶圣陶.《旅路的伴侣》[A]..《叶圣陶集》第1卷[C].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70页.
  • 8徐志摩.《沪杭车中》[A].顾永棣编注.《徐志摩诗全集》[C].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2版.第173页.
  • 9余霖.《江南农村衰落的一个缩影》[J].《新创造》,1932,2(1).
  • 10国民党中央政冶学校地政学院.《平湖之土地经济》[M].平湖县政府,1937年编印.第133页.

共引文献47

同被引文献377

引证文献1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