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协调发展对策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表现得越来越突出,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在现有经济形式下,通过建立统一国内市场、调整优化落后区域的产业结构、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区域合作,缩小区域差异,达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
作者
伍洁
机构地区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12-114,共3页
Journal of Xiangt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现状
原因
对策
分类号
F2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1
李霞.
我国区域差距的客观性与区域协调发展[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7,12(2):43-46.
被引量:5
2
刘宝玲.
区域发展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关系思考[J]
.经济问题,2007(4):109-111.
被引量:11
3
肖玉明.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现状与对策[J]
.唯实,2004(6):41-45.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杨敏.
区域差距与区域协调发展[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19(2):26-32.
被引量:25
2
王小鲁,樊纲.
中国收入差距的走势和影响因素分析[J]
.经济研究,2005,40(10):24-36.
被引量:690
3
张庆,康建英.
地区经济差距中的社会资本、交易费用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2006(1):41-44.
被引量:8
4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陈秀山.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78.
6
何炼成.中国西部区域市场经济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
7
李景铭.区域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N].光明日报,2005—06—21(3).
8
李善同等.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与政策[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46.
9
胡鞍钢.中国:走向区域协调发展[N].中国经济时报,2005-03—13(2).
10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区域经济合作的格局和走向[N].经济日报,2006-05-24:(16).
共引文献
19
1
李波.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区域高等教育均衡[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1):171-174.
被引量:30
2
张凌,冯宗峰.
我国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差异性分析[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22(4):54-56.
被引量:22
3
李娜.
我国区域发展差异及其协调发展对策[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1):75-78.
被引量:9
4
张莉华.
区域协调发展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8(2):23-26.
被引量:3
5
苏多杰.
把握区域发展战略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7(2):42-46.
被引量:1
6
丁谦,曾庆均,郭韬.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基本形势分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18(3):16-20.
被引量:1
7
郑智辉.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J]
.商场现代化,2008(22):275-276.
8
郑智辉.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夯实区域协调发展的经济基础[J]
.全国商情,2008(B06):15-16.
9
陈建军,葛宝琴.
区域协调发展内生机制的理论研究——以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为基点[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59-66.
被引量:10
10
胡国良.
承接东部转移产业 促进新疆外贸发展[J]
.新疆财经,2009(4):16-20.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1
1
高颖飞.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商业经济,2009(1):10-11.
被引量:4
2
赵水根.
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路径的新思考[J]
.魅力中国,2009,0(21):119-120.
被引量:3
3
牛文元.
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经济模式[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19(6):408-411.
被引量:39
4
郑方云.
新形势下农村服务业发展研究——以聊城市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754-2756.
被引量:3
5
周静.
关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J]
.改革与战略,2009,25(8):111-113.
被引量:5
6
王艳秋,杨福娟.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9):120-120.
被引量:3
7
郭惠娟.
试析区域经济发展模式[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213-213.
被引量:1
8
金怀玉,焦立新.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31(1):47-50.
被引量:8
9
佘时飞.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J]
.韶关学院学报,2010,31(1):58-61.
被引量:4
10
巩振兴.
浅析区域经济背景下的聊城产业发展[J]
.北方经济,2010(12):67-6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5
1
杨雪.
论如何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J]
.中国科技财富,2010(14):354-354.
被引量:1
2
陈舜祥.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甘肃理论学刊,2010(5):63-65.
被引量:4
3
张二妮.
浅析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及其趋势[J]
.商,2016,0(30):294-294.
4
李传芳.
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路径的思考[J]
.中国商贸,2012,0(07X):198-199.
被引量:6
5
王瓒,王旋.
菏泽市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探析[J]
.科技经济导刊,2019,0(28):173-174.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张倩雯.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文献综述[J]
.投资与创业,2021(4):48-50.
2
叶森.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及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J]
.财富时代,2020,0(1):48-50.
被引量:3
3
朱美美.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思考——以湖南省为例[J]
.商,2012(19):143-143.
4
马丽.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
.赤子,2014(1):179-179.
5
王茁.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特征及趋势研究[J]
.商情,2014(17):71-71.
6
屠宏毅.
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商品与质量(房地产研究),2014(5):78-78.
7
曹静.
科技创新力与西藏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J]
.商,2015,0(5):25-25.
被引量:1
8
张谦.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J]
.鄂州大学学报,2015,22(6):47-48.
被引量:3
9
宫凯.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
.科学与财富,2015,7(26):13-13.
10
郭韵涵.
促进地勘行业发展的有效措施[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3):181-182.
1
王利,王亚宁,施桂珍.
江苏省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对策[J]
.价值工程,2010,29(25):20-21.
2
朱艳萍.
河南省信息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对策[J]
.中外企业家,2013(8S):36-37.
被引量:3
3
李娜.
我国区域发展差异及其协调发展对策[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1):75-78.
被引量:9
4
倪春华.
涪陵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对策[J]
.现代商贸工业,2016,37(7):20-22.
5
程秀媚.
物流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3,0(13):334-334.
被引量:3
6
赵英霞,张爱国,杨军锋,孟秀林.
广州市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研究[J]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2):120-123.
被引量:2
7
张兵红,尹继东.
中部六省地方经济差异性及协调发展对策[J]
.学习与实践,2008(7):24-28.
被引量:3
8
曹允庚,贾凤梅.
黑龙江省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区际格局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6):3672-3674.
被引量:3
9
吕芳.
全国35个主要城市城市化与人居环境协调发展定量研究[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2(1):355-358.
被引量:7
10
薛朝晖.
温州房地产业与实体经济的关联分析及协调发展对策[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4):34-37.
被引量:1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