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跨文化传播视阈中的国家形象塑造
被引量: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跨文化传播是展示国家文化形象的基本途径,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为此,必须对国家形象的传播内容作出总体战略规划,努力建立官方与民间相结合、政治宣传与文化宣传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层次的跨文化传播网络,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
作者
温朝霞
机构地区
广州行政学院
出处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0-124,共5页
Probe
基金
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80年后日韩影视剧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07CXW005)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
国家形象
文化软实力
分类号
D822 [政治法律—外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62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56
参考文献
7
1
[德]马勒茨克.跨文化交流-不同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M].潘亚玲,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
胡怡,金雯雯.
体育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J]
.湖北社会科学,2005(12):139-142.
被引量:17
3
姜飞.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几个基本问题[EB/OL].http://www. studa. net/xinwert/060803/15294052. html.
4
孙晋忠.全球化时代的西方文化霸权[N].光明日报,2001-12-18.
5
赵启正.跨越文化障碍,更好地向世界说明中国[EB/OL]. http://www. cccf. china, cn/whcb/txt/2006 -08/25/content_ 161788. htm.
6
杨鼎新.
论品牌营销的文化定位[J]
.经济研究参考,2003(22):42-44.
被引量:8
7
余意,李培广.
国家形象视角下的我国国际宣传[J]
.理论探索,2008(2):115-118.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5
1
马勒茨克 潘亚玲(译).跨文化交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31.
2
Communication Theories: Origins, Methods, and Use in the Mass Media,New York, Longnan Publishers USA.Severn,Werner J.
3
胡锦涛.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09-17(2).
4
K. E. Boulding. National Images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s [J].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1959,(3).
5
[美]约瑟夫·奈.软权力与硬权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共引文献
37
1
彭松乔.
民族文化认同困境:周作人附逆的后殖民启示[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5,21(5):39-42.
被引量:1
2
代迅.
跨语际旅行:“文化霸权”的话语实践[J]
.学习与探索,2005(5):132-136.
被引量:1
3
蒙玉玲,李瑞华.
论品牌文化定位战略[J]
.商业时代,2006(12):67-68.
被引量:6
4
王林,董小川.
西方文化扩散的分析[J]
.历史教学问题,2006(5):13-16.
被引量:5
5
刘海斌.
青海民族企业品牌文化发展路径探析[J]
.青海民族研究,2007,18(3):104-107.
被引量:1
6
林景,余君.
试论奥运舵手选拔对我国大众媒介体育传播的影响[J]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4):407-408.
7
朱超巍.
近五年我国体育传播研究现状[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24(6):35-37.
被引量:2
8
陈明烜.
企业品牌文化定位策略探析[J]
.现代商业,2009(3):141-142.
被引量:2
9
孙俊云.
西方媒体对我国主权的挑战及对策分析[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24(2):79-81.
10
孙永泰,刘一民.
北京奥运会精神遗产对我国国家形象的影响[J]
.体育科学研究,2009,13(3):27-3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62
1
罗薇,曾春云.
美剧走红中国背后的思考[J]
.青年记者,2008(32).
被引量:1
2
刘再复.
金庸小说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J]
.当代作家评论,1998(5):19-24.
被引量:44
3
孙有中.
国家形象的内涵及其功能[J]
.国际论坛,2002,4(3):14-21.
被引量:291
4
韩源,王磊.
全球化时代的新闻传播与国家形象宣传战略[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3):269-272.
被引量:12
5
周亭.
大陆国际传播研究的现状和问题[J]
.国际新闻界,2005,27(6):57-60.
被引量:7
6
程曼丽.
网络时代的国际传播[J]
.新闻爱好者,2005(12):17-18.
被引量:4
7
邱世兵.
中国国际舆论环境的历史变迁——略论西方的中国观的演变[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0-52.
被引量:3
8
程曼丽.
国家形象危机中的传播策略分析[J]
.国际新闻界,2006,28(3):5-10.
被引量:31
9
程曼丽.
论我国软实力提升中的大众传播策略[J]
.对外大传播,2006,14(10):32-35.
被引量:48
10
房宏婷.
中国国际威望的国际传播因素分析[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6):151-15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3
1
刘杨.
论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传播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30(2):98-100.
被引量:4
2
蔡荣寿.
论双语播音与主持人才的培养——跨文化传播的视阈[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32(8):158-160.
被引量:6
3
刘少华,高祖吉.
基于文化传播视角的中国国际形象析论[J]
.中国出版,2011(10):16-19.
4
苗萌.
浅析网络时代美剧在中国的传播[J]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1(12):72-72.
5
周馨骥.
流行文化元素对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价值初探[J]
.新闻世界,2013(5):276-277.
6
梁晓波.
中国国家形象的跨文化建构与传播[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7(1):107-111.
被引量:31
7
于鸿雁.
海外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J]
.新闻研究导刊,2014,5(15):144-144.
被引量:1
8
闵捷,李云路.
“软实力+巧实力”——提升中国国际形象的传媒战略[J]
.科技传播,2010,2(4):165-168.
被引量:6
9
赵瑞旭.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国产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以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为例[J]
.视听,2019(10):56-57.
被引量:6
10
王雨,杨小明.
一带一路:媒介生产角度下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J]
.科技传播,2019,11(22):194-19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56
1
费云舒.
分类探讨双语播音主持能力——跨文化传播视角[J]
.参花(下),2013,0(3):145-146.
被引量:6
2
曾祥君.
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的关系[J]
.参花(下),2013,0(6):147-147.
3
任凤,李豫新.
新疆南北疆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研究[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6):58-65.
被引量:2
4
刘建康.
组织胚胎学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所带来的思考[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0,2(1):12-12.
被引量:13
5
林文艺.
探析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84-88.
被引量:6
6
胡清清.
国家形象塑造——新中国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的美术创作(1949-1976)[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5(2):60-68.
被引量:8
7
朱旭旭.
新时期我国海外统战工作的现状和可创新空间探究[J]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2):49-51.
被引量:1
8
付宇杰,李金叶,吴昊.
中国国家形象的多维塑造:以中国与中亚国家经济合作为例[J]
.欧亚经济,2015,0(4):7-16.
9
孔令顺.
影像:一个时代的文艺代表[J]
.兰州学刊,2015(11):153-158.
被引量:1
10
梁晓波,张晓琳,谭桔玲.
国家形象主流新闻网站跨文化认知建构与传播[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23(1):38-44.
被引量:1
1
赵启正.
注重跨文化传播,以媒体促进世界和谐[J]
.新闻记者,2007(12):11-12.
被引量:3
2
牟永红.
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理论探索,2001(4):57-58.
被引量:2
3
周翎,游越.
文化外交与国家形象的塑造[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14(2):140-143.
被引量:5
4
李智.
试论文化外交[J]
.外交学院学报,2003(1):83-87.
被引量:25
5
王英鹏.
从跨文化传播视角看翻译的功能——以建党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译介为例[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3):56-60.
被引量:6
6
莫于川.
迈向21世纪的新重庆法制建设刍论[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0(1):38-41.
7
李军林.
浅析李大钊的跨文化传播思想[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34(1):55-59.
被引量:4
8
付传.
理念传播视阈下的行政领导行为规范化[J]
.行政论坛,2009,16(5):68-70.
9
张晓兰.
浅析网络传播视阈下的公共政策制定[J]
.知识经济,2011(14):81-81.
10
徐荣梅.
政治传播视阈下领导干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
.天府新论,2011(6):7-11.
探索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