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特殊地层条件竖井井壁破裂机理
被引量:
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应用模拟试验与现场工程监测等研究方法获得的井壁破裂机理说明,在深厚表土层中的含水层直接覆盖在煤系地层之上或与煤系地层有较好水力联系,含水层含水丰富,但疏排水时水补给不足的特定条件下(即特殊地层条件),由于采矿活动或人为疏排水使含水层水位下降而固结压缩,造成地层下沉;在下沉过程中,地层对井筒外壁施加一个竖直附加力,该力是导致井壁破裂的主要原因。对其它影响因素也进行了讨论。
作者
崔广心
机构地区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建井技术》
1998年第2期29-32,共4页
Min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关键词
竖井井壁
破裂机理
竖直附加力
厚表土层
分类号
TD265.32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6
同被引文献
170
引证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87
参考文献
4
1
崔广心,程锡禄.
徐淮地区井壁破坏原因的初步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1991,19(8):46-50.
被引量:45
2
张建怡,卞政修.
黄淮地区新构造活动与井壁损坏[J]
.煤炭科学技术,1992,20(3):31-34.
被引量:7
3
姜玉松.
皖北地区井筒破裂的地质构造分析及预测[J]
.建井技术,1997,18(2):31-33.
被引量:2
4
毕思文,王思敬,杨志法.
煤矿竖井变形破坏三维数值模拟分析[J]
.建井技术,1997,18(4):35-37.
被引量:17
共引文献
66
1
黄明利,姚夏壹,谭忠盛,张民庆.
富水风化花岗岩地层深竖井衬砌破坏特征研究[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22,18(S01):433-440.
被引量:1
2
朱锋盼,周国庆,赵光思,梁恒昌,荆留杰,胡坤.
基于实测结果的立井井壁破裂及治理时间分析[J]
.煤炭科学技术,2008,36(10):25-28.
被引量:2
3
薛东升,龚兵,魏良,张学栋.
矿井施工过程的有限元模拟分析[J]
.科技资讯,2007,5(18):42-43.
被引量:2
4
胡巍,隋旺华.
地层失水沉降诱发井筒破裂治理效果的三维数值分析[J]
.岩土力学,2011,32(S1):743-748.
被引量:5
5
李文秀,梅松华,翟淑花,乔金丽,赵胜涛,梁旭黎.
大型金属矿体开采地应力场变化及其对采区岩体移动范围的影响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23):4047-4051.
被引量:13
6
苏骏.
地层疏水沉降时井壁受力的非线性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139-143.
被引量:7
7
李小琴,李文平.
深厚表土底含失水变形时土与井壁相互作用弹塑性模型[J]
.岩土工程学报,2005,27(3):329-332.
被引量:7
8
刘环宇,王思敬,倪兴华,王同福,曾钱帮,胡波.
煤矿立井井筒非采动破裂治理新方法设计[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2):190-193.
被引量:4
9
周国庆,刘雨忠,冯学武,赵光思.
围土注浆缓释和抑制井壁附加力效应及应用[J]
.岩土工程学报,2005,27(7):742-745.
被引量:29
10
都平平.
井壁非采动破裂治理措施的探讨[J]
.中州煤炭,1995(2):18-2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70
1
厚冲积层立井井筒非采动破裂过程的三维耦合数值模拟[J]
.工程地质学报,2004,12(z1):529-532.
被引量:7
2
崔广心.
深厚表土中圆筒形冻结壁和井壁的力学分析[J]
.煤炭科学技术,2008,36(10):17-21.
被引量:11
3
张文泉,张永双,席京德,官云章.
煤矿立井井壁破裂的机制及防治措施[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1,12(4):13-17.
被引量:24
4
张建国,姜振泉,赵万里,钱自卫,周海涛.
破裂井壁大流量涌水治理措施[J]
.煤炭技术,2015,34(1):176-178.
被引量:10
5
荣传新,史忠引,程桦,姚直书.
沉降地层破裂井壁修复治理工程设计原理[J]
.煤炭科学技术,2004,32(7):4-8.
被引量:17
6
经来旺,陆军,张天勇.
矿山立井井壁防破裂措施的进一步研究[J]
.中国矿业,2004,13(10):25-28.
被引量:3
7
卞政修.
黄淮地区井筒破裂的地质因素[J]
.煤炭科学技术,1993,21(2):56-59.
被引量:8
8
周治安.
厚松散覆盖层底部机械潜蚀与黄淮地区井筒破裂[J]
.煤炭科学技术,1993,21(9):45-50.
被引量:7
9
张文泉,卢玉华,宫红月,孟祥军,官云章.
兖滕矿区立井井壁损坏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J]
.岩土力学,2004,25(12):1977-1980.
被引量:20
10
牛学超,杨仁树,经来旺.
高强混凝土在立井井壁中的应用及展望[J]
.中国矿业,2004,13(11):51-55.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25
1
张黎明,杨建华,张广学,王在泉.
深厚表土层井筒破坏预防性治理技术[J]
.煤炭科学技术,2008,36(4):16-19.
被引量:7
2
徐江.
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桩附加应变响应[J]
.工业建筑,2009,39(S1):735-737.
被引量:1
3
刘环宇,王思敬,倪兴华,王同福,曾钱帮,胡波.
煤矿立井井筒非采动破裂治理新方法设计[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2):190-193.
被引量:4
4
刘环宇,王思敬,曾钱帮,胡波,夏正义.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兖州矿区立井井筒非采动破裂的判别[J]
.岩土工程学报,2005,27(10):1237-1240.
被引量:13
5
赵晓东,张磊,张安兵.
井壁附加应变处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4(1):24-26.
6
周玉华,张强.
深厚表土层地区混凝土井壁变形监测及灰色模型预测[J]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7,28(4):27-30.
被引量:2
7
蔡海兵,虞卓亮.
双卸压槽法修复破裂井壁机理分析[J]
.矿业工程,2007,5(5):18-20.
被引量:2
8
王学.
双卸压槽法修复破裂井壁的研究与实践[J]
.江西煤炭科技,2008(2):62-63.
被引量:1
9
刘瑞新.
浅谈兖州煤业公司的一些立井井壁二次破裂及治理经验[J]
.建井技术,2007,28(2):3-4.
被引量:1
10
杨建华,韦华.
浅谈地层疏水沉降规律及引发的地质灾害[J]
.煤矿现代化,2009(A01):31-3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87
1
于成相,李芹涛.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竖井井筒变形分析方法探讨[J]
.冶金管理,2020(5):78-78.
被引量:1
2
张黎明,杨建华,张广学,王在泉.
深厚表土层井筒破坏预防性治理技术[J]
.煤炭科学技术,2008,36(4):16-19.
被引量:7
3
徐辉东,经来旺,杨仁树.
矿山立井井筒与表土之间的剪切力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2):385-391.
被引量:15
4
宫凤强,李夕兵.
矿区立井井筒非采动破裂的距离判别分析预测法[J]
.煤炭学报,2007,32(7):700-704.
被引量:25
5
周玉华,张强.
深厚表土层地区混凝土井壁变形监测及灰色模型预测[J]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7,28(4):27-30.
被引量:2
6
刘环宇,陈卫忠,王争鸣.
兖州矿区立井井筒破坏机制的理论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6(A01):2620-2626.
被引量:18
7
苏永华.
岩土参数模糊隶属函数的构造方法及应用[J]
.岩土工程学报,2007,29(12):1772-1779.
被引量:36
8
邵良杉,张宇.
煤矿立井井筒非采动破裂预测[J]
.煤炭学报,2009,34(2):184-186.
被引量:10
9
高杰,王在泉,程金遥,张晓娟.
水位下降诱发深厚表土井壁的附加应力研究[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5(5):873-877.
被引量:4
10
胡巍,徐德金,常金源.
立井井壁破裂治理方案选择的地质工程思考[J]
.山西建筑,2010,36(7):67-68.
被引量:2
1
崔广心.
特殊地层条件竖井井壁破坏机理及防治技术[J]
.建井技术,1998,19(1):28-32.
被引量:42
2
特殊地层条件下井壁破裂机理与防治技术的研究[J]
.煤炭工程,2010,42(7):122-123.
3
李计发.
竖井井壁计算方法探讨[J]
.金属矿山,2009,38(S1):412-413.
被引量:3
4
张文胜.
竖井井壁注浆堵漏技术[J]
.山东煤炭科技,1998(1):37-38.
5
杨俊杰.
加强马头门位置井壁结构[J]
.建井技术,1996,17(4):12-14.
6
任晓军.
化学注浆在处理竖井井壁涌水中的应用[J]
.矿业装备,2015(4):105-106.
被引量:3
7
白建刚,苗峰峰.
浅析全井深冻结法在鄂尔多斯特殊地层的应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9):121-121.
被引量:1
8
邵德胜,周传美.
竖井井壁破坏分析和最大负摩擦力的确定[J]
.金属矿山,1996,25(7):25-26.
被引量:2
9
王宪杰,段向东,路中会,刘晓琴.
煤井水下塌方工程的修复[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2,0(1):45-45.
10
吕恒林,谢述新,崔广心,王以全,陈先德.
可缩钻井井壁设计理论研究[J]
.建井技术,1997,18(A12):71-74.
被引量:2
建井技术
199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