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新媒介与当代儿童文学的发展
被引量:
1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出版于1982年的《童年的消逝》一书,是对于已经失去其媒介统治地位的印刷文明的一阙怀旧的挽歌。该书的出版曾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人们对于正在逐渐弱化的童年读写能力的忧虑。在这本书里,波兹曼批判了当代视像媒体正在塑造的‘娱乐型”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二十多年过去了,今天,电视、电脑、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介已经进一步成为私人和公众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构成了当代童年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作者
方卫平
赵霞
机构地区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54,共6页
关键词
当代儿童文学
新媒介
美国学者
统治地位
读写能力
世界范围
行为模式
思维方式
分类号
I207.8 [文学—中国文学]
G206.2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53
同被引文献
50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18
1
威尔伯·斯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
2
上海《新闻晨报》2007年6月8日.
3
萨丽·梅纳德 克里夫·麦克纳特 梅勒妮·凯蒂.《电子媒介中的儿童经典》[J].狮子与独角兽(美国),1999,(2).
4
菲力普·耶那文.《关于视觉识读能力的思考》,见詹姆斯·弗鲁德、雪莉·布莱斯·海斯,黛安·莱普编.《藉由传播与视觉艺术进行识读教育的研究手册》,劳伦斯.艾尔伯姆联合出版社.2005年版.
5
郝振省,魏玉山,徐升国.
我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又有重要变化——2006年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有六大发现[J]
.出版发行研究,2006(5):5-9.
被引量:23
6
李玲.
新媒介传播中的浅阅读现象[J]
.电影评介,2007,0(7):94-95.
被引量:13
7
安娜·赫姆.《童书与媒介--帕特里克·哈代系列讲座之一》[J].讯号:童书研究方法(英国),1997,(1).
8
杰罗姆·L·辛格 多萝茜·G·辛格.《电视和闾读对于想象力的发展》[J].儿童文学(美国),1981,9.
9
盖瑞·格兰兹伯格.《作为故事讲述者的电视:一种传统的衰落》[J].儿童文学学会季刊(美国),1982,(1).
10
詹姆斯·希尔曼.《孩子,孩子!》[J].儿童文学(美国),1980,8.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刘恒.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J]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1997,0(10):4-35.
被引量:6
2
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陈亮等译:《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第144页.
3
这里的阶段划分和分类参考了德弗勒和鲍尔-洛基奇《大众传播学诸论》(杜力平译,新华出版社,1990年,第9页)的五分法(信号时代、语言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时代和大众传播时代).信号时代属于前语言媒介阶段,很难说已经产生了文学,故省去.考虑到国际互联网的普及所引发的网上文学新潮,所以增列入多媒体媒介.可参看另一种三分法:口头语言与第一次媒介形态变化、书面语言与第二次媒介形态变化、数字语言与第三次媒介形态变化(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46页).
4
[4.5]英尼斯:《传播的偏斜》,多伦多大学出版社,1951年,第33页、第42页、第34页.
5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人的延伸》,新美利坚图书馆,1964年,第23页.
6
[8.9.10]麦罗维茨:《无地之感--电子媒介在社会行为中的影响》,牛津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7-8页、第4-5页、第38页、第40页.
7
斯诺:《创造媒介文化》,美国加州贝弗利山塞奇出版公司,1983年.
8
菲德勒,明安香译.《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46页 .
共引文献
53
1
夏宁.
新媒介影响下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与对策研究[J]
.作家天地,2020(22):45-46.
2
杨晓鸿.
传媒产业发展过程的文化价值缺失与重塑策略[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2):83-84.
被引量:3
3
吴彤.
Web2.0时代的学校网络阅读研究[J]
.教育探索,2008(2):50-52.
被引量:6
4
罗志尧,周群芳.
高校图书馆应担负引导大学生“深阅读”的职责[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1):62-65.
被引量:27
5
李新祥.
成果述评:我国国民阅读研究现状述评(上)[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17(1):6-14.
被引量:9
6
胡丹,邱模庆.
媒介与文学[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3(5):108-109.
7
赵建国.
论媒介即艺术[J]
.新闻界,2005(6):138-139.
被引量:5
8
赵建国.
文学传播研究现状述评[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1):131-136.
被引量:8
9
王薇.
对构建高校档案馆局域网的几点思考[J]
.机电兵船档案,2006,22(3):51-52.
10
罗映纯.
博客的浅阅读趋势剖析[J]
.编辑之友,2007(2):9-11.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50
1
刘彩珍.
新媒介时代儿童文学的基本特征——从杨红樱小说谈起[J]
.新闻界,2011(1):80-81.
被引量:6
2
方卫平.
论童话及其当代价值[J]
.文艺评论,1998(3):46-50.
被引量:19
3
方卫平.
憧憬博大——对一种儿童文学现象的描述和思考[J]
.文艺评论,1991(3):44-49.
被引量:2
4
班马,孙建江,方卫平.
“中国儿童文学研究发展战略”三人谈[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16(4):38-41.
被引量:6
5
方卫平.
儿童文学文本结构分析[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14(2):32-37.
被引量:2
6
吴其南.
“儿童本位论”的实质及其对儿童文学的影响[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10(4):40-46.
被引量:6
7
邱霞,唐菲.
儿童媒介接触状况调查报告[J]
.大众商务,2010(8):304-304.
被引量:5
8
梁国伟.
技术特质与游戏形式的构建——兼论数字电影的游戏性[J]
.文艺评论,2002(4):45-51.
被引量:5
9
金振邦.
新媒体视野中的网络文学[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121-126.
被引量:8
10
吴其南.
“野出去”之后——对几部近年出版的少儿小说的评论[J]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6(6):50-5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1
1
宋熙滢.
浅析新媒体语境下儿童文学的前景及推广[J]
.新闻研究导刊,2020,11(2):20-21.
2
何英.
新媒介环境下的当代文学教学[J]
.新闻界,2010(4):88-89.
被引量:1
3
刘彩珍.
图像化与狂欢化:新媒介时代儿童文学的审美向度[J]
.当代文坛,2011(6):49-51.
被引量:1
4
林然.
简论媒介发展与儿童文学[J]
.新乡学院学报,2016,33(7):29-31.
5
李利芳.
价值学视阈中的方卫平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研究[J]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3):38-45.
被引量:1
6
苏佳.
儿童文学的当代能量与价值管理[J]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86-90.
7
周翔.
论新时代儿童本位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传承与创新[J]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8,35(5):87-91.
被引量:1
8
尚妍.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少儿频道发展策略[J]
.西部广播电视,2019,0(20):33-34.
9
李冬红.
新媒体时代电视少儿节目的发展策略[J]
.传媒论坛,2020,3(24):57-58.
被引量:6
10
古丽再帕尔.乃吉米丁.
探讨新媒体和儿童电视节目发展[J]
.科技传播,2018,10(18):12-1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刘彩珍.
媒介变革与文体创新:试论新媒介时代的儿童文学转型[J]
.当代文坛,2012(4):80-82.
2
杨敏.
现代文学经典在新媒介环境中的困境及解决策略[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3):5-6.
3
吴双.
新媒体研究的困境及发展[J]
.传媒论坛,2018,1(1):68-68.
被引量:1
4
欧禛.
论文化图式不对应下新时代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儿童本位”[J]
.海外英语,2021(4):66-67.
5
田莹.
少儿电视节目的定位缺失与发展策略探讨[J]
.西部广播电视,2021,42(13):22-24.
被引量:2
6
刘传治.
媒体多元化背景下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策略[J]
.新闻文化建设,2021(11):124-125.
7
朱颖.
电视台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困境与对策[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1(22):90-91.
被引量:1
8
陈亚丽.
基于校台合作的少儿节目运营模式研究[J]
.中国报业,2022(3):102-103.
9
许杨.
基于少年儿童需求打造少儿电视节目新样态[J]
.西部广播电视,2022,43(3):83-85.
10
孙铭阳.
中国儿童文学批评标准演变的五幅面孔[J]
.南方文坛,2022(4):113-123.
1
邵红萍.
从《边城》探讨环境描写的作用[J]
.才智,2011,0(4):196-196.
2
丁国强.
忽然,童年结束了——读《童年的消逝》[J]
.书屋,2005(2):16-18.
被引量:2
3
权丽桃.
民国时期儿童阅读研究述略[J]
.图书馆杂志,2015,34(4):41-45.
被引量:3
4
蔡莉莉.
新时期儿童戏剧创作的现代性追求[J]
.益阳师专学报,2002,23(4):28-29.
5
孙开仁.
中学生最喜爱的美文作家最新作品读赏练之曹文轩[J]
.阅读与鉴赏(上旬),2010(7):77-81.
6
董国超.
童年的文化描述——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评介[J]
.中国图书评论,2006,29(6):39-41.
被引量:3
7
邵燕君.
跳明跳出印刷文明,重新思考“文学性”[J]
.长江文艺,2014(8):153-155.
8
张宝瑞.
简讯[J]
.新闻爱好者,2005(5):52-52.
9
联合国:读写能力是化解健康威胁的良药[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12):76-76.
文艺争鸣
2009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