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汶川地震发震构造研究现状与存在的科学问题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龙门山区的汶川8.0级特大地震,是一次震惊世界的灾难性地震,四川省汶川、北川和青川等县均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截至2008年9月,因地震死亡69197人,受伤374176人,失踪18209人。同时,本次地震也为国内外地震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深入剖析逆冲型地震构造特征、地震破裂过程、深部孕震构造环境、发震活动断层地质滑动速率、
作者
徐锡伟
李峰(摄影)
机构地区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不详
出处
《防灾博览》
2009年第3期32-37,共6页
Overview of Disaster Prevention
关键词
发震构造
大地震
科学问题
汶川
地震破裂过程
科技工作者
龙门山区
构造特征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P315.9 [天文地球—地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30
1
徐世浙,余海龙,姚敬金,曹洛华.
新疆色尔特能地区视密度和视磁性的反演[J]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7,29(S1):12-16.
被引量:8
2
张国伟,郭安林,姚安平.
中国大陆构造中的西秦岭—松潘大陆构造结[J]
.地学前缘,2004,11(3):23-32.
被引量:380
3
王有学,W D Mooney,韩果花,袁学诚,姜枚.
台湾—阿尔泰地学断面阿尔金—龙门山剖面的地壳纵波速度结构[J]
.地球物理学报,2005,48(1):98-106.
被引量:75
4
杨逢清,殷鸿福,杨恒书,赖旭龙.
松潘甘孜地块与秦岭褶皱带、扬子地台的关系及其发展史[J]
.地质学报,1994,68(3):208-218.
被引量:57
5
许志琴,杨经绥,李海兵,张建新,曾令森,姜枚.
青藏高原与大陆动力学——地体拼合、碰撞造山及高原隆升的深部驱动力[J]
.中国地质,2006,33(2):221-238.
被引量:230
6
徐世浙,张研,文百红,杨辉,杨长福.
切割法在陆东地区磁异常解释中的应用[J]
.石油物探,2006,45(3):316-318.
被引量:26
7
万天丰.
中国大陆早古生代构造演化[J]
.地学前缘,2006,13(6):30-42.
被引量:31
8
罗志立,雍自权,刘树根,孙玮成.
试论“塔里木-扬子古大陆”再造[J]
.地学前缘,2006,13(6):131-138.
被引量:14
9
徐世浙,曹洛华,姚敬金.
重力异常三维反演——视密度成像方法技术的应用[J]
.物探与化探,2007,31(1):25-28.
被引量:20
10
徐果明,姚华建,朱良保,沈玉松.
中国西部及其邻域地壳上地幔横波速度结构[J]
.地球物理学报,2007,50(1):193-208.
被引量:48
引证文献
1
1
李军,王绪本,李大虎,秦庆炎,张刚,周军,李亚星,刘宇.
青藏高原东缘岩石圈物性结构特征及深部构造涵义[J]
.地球物理学报,2017,60(6):2500-2511.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9
1
王绪本,高原,王志,余嘉顺.
青藏高原东缘深部地球物理与大陆动力学研究进展[J]
.地球物理学报,2017,60(6):2030-2037.
被引量:7
2
LI Dahu,LIAO Hua,DING Zhifeng,ZHAN Yan,WU Pingping,XU Xiaoming,ZHENG Chen.
Joint Inversion of the 3D P Wave Velocity Structure of the Crust and Upper Mantle under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Using Regional Earthquake and Teleseismic Data[J]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18,92(1):16-33.
被引量:12
3
王健,张广伟,李春峰,梁姗姗.
青藏高原东缘地震活动与居里点深度之间的相关性[J]
.地球物理学报,2018,61(5):1840-1852.
被引量:8
4
王绪本,张刚,周军,李德伟,罗威,胡元邦,蔡学林,郭紫明.
龙门山构造带壳幔电性结构特征及其与汶川、芦山强震关系[J]
.地球物理学报,2018,61(5):1984-1995.
被引量:17
5
滕吉文,宋鹏汉,刘有山.
汶川-映秀M_S8.0地震的地球物理场与动力过程[J]
.科学通报,2018,63(19):1882-1905.
被引量:2
6
段虎荣,周仕勇,李闰,陈胜雷,闫全超.
芦山地震断层的滑动分布与汶川地震断层的关系[J]
.地球物理学报,2020,63(1):210-222.
被引量:3
7
瞿辰,刘晓宇,于常青,胥颐,杨文采.
青藏高原S波和泊松比的层析成像[J]
.地球物理学报,2020,63(10):3640-3652.
被引量:7
8
赵国泽,张学民,蔡军涛,詹艳,马钦忠,汤吉,杜学彬,韩冰,王立凤,陈小斌,肖骑彬,孙翔宇,董泽义,王继军,张继红,范晔,叶涛.
中国地震电磁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2,52(8):1499-1515.
被引量:9
9
邹俊,武斌,陈宁,邵昌盛,邹华敏,马昭雄.
川西康定老榆林高温地热地球物理特征与形成机制研究[J]
.地质与勘探,2023,59(6):1282-1292.
1
关于龙门山区二叠纪灰岩飞来峰成因与时代的讨论[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7,17(4):54-54.
2
杨命青,王万东,毋利军,张勇,韩军.
龙门山区震后山地灾害地质因素敏感性评价[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20(10):3-7.
被引量:10
3
李祥辉,刘文均,郑荣才.
扬子西缘龙门山区泥盆纪沉积旋回与相序样式[J]
.矿物岩石,1998,18(2):115-120.
被引量:3
4
李凤杰,杜凌春,屈雪林,荆锡贵,成晓雨.
龙门山区甘溪土桥子组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分析[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16(1):155-161.
被引量:7
5
宋华颖,石和,郑荣才,胡忠贵,周刚.
四川省北川县永利村下泥盆统甘溪组谢家湾段的研究[J]
.地质调查与研究,2010,33(2):89-96.
被引量:1
6
陈源仁.
四川龙门山区泥盆纪海水来自何方[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1990,11(1):19-27.
被引量:7
7
刘树根,罗志立,戴苏兰,Dennis Arne,C.J.L.Wilson.
龙门山冲断带的隆升和川西前陆盆地的沉降[J]
.地质学报,1995,69(3):204-214.
被引量:164
8
蔡华昌,杨家亮,彭远黔,何春贵,黄万发,马喜龙.
张北6.2级地震生命损失[J]
.华北地震科学,1999,17(1):47-53.
被引量:1
9
陈源仁,李祥辉.
四川龙门山区中—上泥盆统底栖群落取代与海平面波动[J]
.地质学报,2005,79(3):430-430.
被引量:1
10
赵荣国,李卫平.
1996年上半年世界地震灾害综述[J]
.国际地震动态,1996,17(11):11-16.
防灾博览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