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作者”到“写手”——作者:作为精神主体的确立与缺席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回顾了20世纪中后期西方学界对什么是作者和什么是写作的争论,结合文学实践活动的发展演变,探讨了"作者"概念的提出,是与近代理性主义文化传统和主体性建立同步的,因而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原则。但到了后现代语境之下,作为主体的作者已经死亡,剩下的则是体现了话语的存在、传播和运作特征的写手而已。于是文学变成了一种纯个人性的私密体验和狂欢式的话语游戏。
作者 马汉广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2-127,共6页 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共引文献21

同被引文献17

  • 1罗兰.巴特,杨扬.从作品到文本[J].文艺理论研究,1988(5):86-89. 被引量:111
  • 2卡勒乔.文学理论入门[M].李平,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8.
  • 3陶家俊.身份认同[C] //赵一凡,等.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465.
  • 4马尔克斯.百年孤独[M].朱景冬,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8,310.
  • 5米勒希.解读叙事[M].申丹,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4.
  • 6艾布拉姆斯.镜与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169.
  • 7斯达尔夫人.论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 8柯里马.后现代叙事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05.
  •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