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从角色与责任的关系角度展开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每一个人在社会关系中都有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身份,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而每一种社会角色都有相对应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目前,当代部分大学生存在社会责任感意识薄弱和缺失的现象。本文从角色与责任二者的关系角度展开,对当代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进而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供理论和思想依据,从而开辟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新途径。
作者
杨鑫
姜浩
机构地区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
出处
《科教文汇》
2009年第16期61-62,共2页
Journal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关键词
角色
责任
社会责任感
培养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18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3
1
彭文英.
论和谐背景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
.理论月刊,2008(1):184-186.
被引量:20
2
田秀云.
儒家名分论中的合理内涵与现代角色伦理建设[J]
.道德与文明,2007(6):33-36.
被引量:9
3
彭定光.
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
.现代大学教育,2003,19(3):41-44.
被引量:93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周希贤,朱卫嘉.
多学科多侧面结合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J]
.中国高等教育,2005(9):24-26.
被引量:4
2
黄启红.
论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7):223-225.
被引量:22
3
科恩.佟景韩等译.自我论[M].三联书店,1986.28,459.
4
涂尔干.陈光金等译.道德教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67,467.
5
埃里希·弗罗姆.许合平 朱士群译.对自由的恐惧[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203.
6
乔治·赫伯特·米德.霍桂恒译.心灵、自我与社会[M].华夏出版社,1999.253.
7
麦金太尔.龚群等译.道性之后[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315.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72.87.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26.
10
丹尼尔·帆尔.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三联书店,1989.197.
共引文献
118
1
黄军喜.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查研究——基于对776个样本的分析[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22,41(4):56-62.
被引量:1
2
杜坤芳.
疫情防控视角下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研究[J]
.高校共青团研究,2020(1):65-70.
3
金培玲.
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理性思考[J]
.文教资料,2007(6):43-44.
被引量:8
4
刘庆东.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与构建[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17(5):29-30.
被引量:9
5
何志红.
浅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相应对策[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184-184.
被引量:18
6
唐雪松.
高校和谐班级的构建[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S3):272-274.
被引量:2
7
白月薇.
“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与思考[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34(4):96-98.
被引量:2
8
张昌勋.
浅析当代青年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9(1):36-37.
被引量:9
9
曾天德.
论人格发展的整合系统及其建构[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8(4):133-137.
被引量:1
10
钟丽萍,赵观石.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弱化原因探析[J]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2(1):71-73.
被引量:26
同被引文献
26
1
陈万海.
高校中的社团建设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99,15(3):23-24.
被引量:5
2
王绍玉,冯佰侠.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J]
.中国青年研究,2002(5):21-24.
被引量:61
3
于洪良.
试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其培养[J]
.思想教育研究,2006(4):43-44.
被引量:29
4
黄启红.
论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7):223-225.
被引量:22
5
李立夏.高校社团的问题与对策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10,.
6
卢姗.在校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探析[J]黑龙江史志,2009(17).
7
沙克.
西方主要国家的德育责任教育[J]
.信息网络,2008(1):52-54.
被引量:5
8
黄吴静,韩峰.
班杜拉观察学习的过程理论及其在榜样教育中的应用[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11):51-52.
被引量:23
9
孙婷婷,张涵,杜天骄,郭淑英.
责任感研究现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
.中国科技信息,2008(24):224-225.
被引量:4
10
冯霞.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与培养探究[J]
.学术论坛,2009,32(2):185-189.
被引量:99
引证文献
7
1
何淑明.
浅析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J]
.职教论坛,2010,26(29):70-71.
被引量:5
2
何淑明.
浅析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J]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8(2):62-65.
被引量:1
3
黄伟,刘芳芳,邹佳莹.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与高校学生社团建设[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3):105-107.
被引量:8
4
黄小玲.
关于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思考[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25(4):39-40.
被引量:5
5
张春兰,何芳,童钧洪.
社会学习论在高职院校工程技术人才社会责任感培养中的运用[J]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80-82.
被引量:1
6
孙玉弢.
合芜马无缝对接城市群城乡统筹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
.商情,2015,0(21):100-102.
7
刘婉芬.
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思考[J]
.商情,2015,0(21):204-204.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陈民.
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途径探析[J]
.河南科技,2013,32(1):225-226.
被引量:4
2
白延泉.
高职院校农村大学生返乡就业意向调查研究——以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为例[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25(4):60-61.
被引量:1
3
曾兰.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34(3):125-127.
4
孔亮.
大学生社团建设的价值取向与引领研究[J]
.科教文汇,2013(34):16-16.
被引量:1
5
成必成,赵迎春.
基于高校受助学生社会责任感视野的就业诚信研究[J]
.青年与社会,2014(1):95-96.
6
谭桂香.
高职学生责任意识的现状与培养[J]
.学园,2014(10):36-37.
7
黄力,屈军,张春阳.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凝聚力、协调力、影响力、执行力素质培养探究[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30(4):108-111.
被引量:1
8
李艳.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时代教育,2015,0(4):94-94.
9
张朝霞.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机制的构建原则探究[J]
.青年与社会,2015,0(1):43-45.
10
王静.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
.教育评论,2015(4):53-55.
被引量:4
1
潘德顺.
科学课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的角色与责任[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09(2):36-36.
2
潘德顺.
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的角色与责任[J]
.教育科学论坛,2009(6):20-22.
被引量:3
3
周巧玲,柳铎.
博士研究生导师的角色与责任--概念框架的建构[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9):26-29.
被引量:23
4
李永瑞,于海波,柯江林,孙晓敏.
化繁为简 在随手可及中解读组织行为学[J]
.中国大学教学,2011(11):51-52.
被引量:5
5
吴强,姜翠荣.
“兵贵速,不贵久”——学习《孙子兵法》,感悟班级管理[J]
.班主任,2005(1):22-23.
6
张萍.
把培养审美能力贯穿在语文教学之中[J]
.文理导航,2010(14):36-36.
7
杨华英.
初探互动式教学法在高中英语中的应用[J]
.校园英语,2015,0(11):149-149.
被引量:2
8
高薇.
简谈作文中的几个认识问题[J]
.语文月刊,2013(7):63-64.
9
金乃茹,杨振宇,司现平.
对话:21世纪语文教学新视野[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23(6):124-125.
10
姚卉.
浅议从师生角色、交互关系角度探求有效历史教学[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9(20):81-82.
科教文汇
2009年 第1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