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文化的构成与“少数民族文学”:人类学视角的后现代观照 被引量:2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人类学与后现代知识观立场,批判文野二分的中国文化观及西方现代性文学观。根据中国文化内部多样性与多源性的构成特征,根据中原汉民族的建构过程离不开周边少数民族的文化迁移、传播与融合运动的事实,要求改变那种以汉族汉字为中心叙事的历史观和文学史观,突破那种划分多数与少数、主流和支流、正统和附属的二元对立窠臼。提出重建文学人类学意义上的"通识"性中国文学观,倡导从族群关系相互作用的建构过程入手,在中原王朝叙事的正统历史观之外,探寻重新进入历史的新门径。
作者 叶舒宪
出处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5-64,共10页 Studies of Ethnic Literatur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6

  • 1沃尔夫.《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第26-27页.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 2利奥塔.《后现代状态》.第六章.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 3叶舒宪.新启蒙:文化寻根与20世纪思想的转向[J].天津社会科学,2005(4):99-104. 被引量:4
  • 4叶舒宪.《后现代性与再启蒙》.《奶茶与咖啡--东西方对话语境下的蒙古文学与比较文学》.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 5王菊.《彝学八十年》.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 6《西周史》再版前言.第7页.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 7李济.《关于殷商人群的体质人类学概述》.第52页.《李济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
  • 8顾颉刚.《中国古代民族分合的线索》.顾洪编.《顾颉刚读书笔记》第十卷.第7716页.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0年版.
  • 9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第二章“我国古代部族三集团考”.第37-127页.文物出版社,1885年版.
  • 10壮族学者覃乃昌.《追问盘古》.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二级参考文献37

  • 1叶茂林,罗进勇.四川汶川县昭店村发现的石棺葬[J].考古,1999(7):84-85. 被引量:8
  • 2蒋成,陈剑.岷江上游考古新发现述析[J].中华文化论坛,2001(3):27-31. 被引量:35
  • 3叶茂林,王国道,蔡林海,何克洲.青海民和县胡李家遗址的发掘[J].考古,2001(1):40-58. 被引量:35
  • 4萧统.《文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3页.
  • 5罗兰·罗伯森 梁光严译.《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 6叶茂林.成都是联接南北丝绸之路的古都—丝绸之路河南道考古随笔之一[J].成都文物,1994,(1).
  • 7岷江是沟通南北丝路之古道—丝绸之路河南道考古随笔之二[J].成都文物,1994,(2).
  • 8古代文化交流的通道白龙江—丝绸之路河南道考古随笔之三[J].成都文物,1994,(3).
  • 9林向.巴蜀文化区导论-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A]..巴蜀考古论集[C].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 10周志清.文明的“连续”与“断裂”-成都平原史前文明在中国多元文明化进程中的地位与影响[A]..文明起源与城市发展研究[C].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同被引文献342

引证文献22

二级引证文献3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