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向度——张祥浩《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和走向》读后
被引量:1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89-190,共2页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参考文献2
-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56,56,78,287,46,416,294,55.
-
2陈先达.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J].中国社会科学,1997(2):30-40. 被引量:35
共引文献76
-
1田淑贞.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J].南国博览,2019(9):45-45.
-
2李新慧.浅谈新教材的领会及使用设想[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7,0(A01):200-200.
-
3黄瑾.伦理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东南学术,1998(3):98-101.
-
4邵龙宝.儒家伦理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19(3):104-108. 被引量:1
-
5朱琳.全球化背景下对孔儒文化的思考[J].作家,2008,0(24):186-187.
-
6曹亚芳.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和先进文化论析[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3):1-3. 被引量:5
-
7吴薇.大学教师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基于某大学的问卷调查[J].煤炭高等教育,2007,25(6):51-54. 被引量:14
-
8刘灵灵.构建和谐社会的传统文化基础[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7,21(3):25-26. 被引量:1
-
9李杰,张鹏超.马克思的人学辩证法[J].天府新论,2008(1):19-22. 被引量:1
-
10陶海洋.试析现代化理论研究在中国的演变[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3):11-14. 被引量:1
-
1吴越,孙明哲.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创新与发展[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30):19-19.
-
2朱传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新发展——学习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理论思考[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5(1):169-179.
-
3严光菊.“三个代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运用和新发展[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23(4):6-8.
-
4朱梅梵,杨先利.论“中国梦”的理论向度[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3):414-418. 被引量:1
-
5陈德玺.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J].福州党校学报,2013(5):5-8.
-
6王永祥.简论矛盾的对立性[J].河北学刊,2000,20(6):26-31.
-
7梁志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和体现[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3,14(5):9-11.
-
8顾智明.哲学与中国共产党的八十年[J].社会科学,2001(6):14-18.
-
9李宇豪.平凡孕育伟大[J].新读写,2010(5):1-1.
-
10李觐.试论"三个代表"与人的全面发展[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3):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