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数字传媒时代的图像表意与文字审美 被引量:31

Image Ideograms and Character Appreciation in the Digital Media Ag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图像表意的强化与文字审美的式微正在改写这个时代的艺术社会学和符号美学。数字媒介革命的巨大历史性推力所形成的图像文化转向,引发了社会符号生产的文化经济转轨,把图像生产打造成了物质生产和消费的文化法则。数字传媒技术孕育的"图像时代"调整了人与对象世界的聚焦方式,"镜像文化"加速成为社会的文化主打产品,图像的虚拟变成了生活的现实、艺术的真实和文化的事实。图像中心化的转向,虽然凸显了图像符号的表意功能,却弱化了原有的文字表意体制,挤压了书写印刷文化的审美空间,迫使"语言艺术"审美移至后台,形成了文字审美萎缩而图像符号强化的文化事实;而文字书写方式的"以机换笔",也使得艺术生产的思维方式呈现为"字思维→词思维→图思维"的范式转换。然而,从未来发展看,中华文字与西洋字母不同,它的书写能抒发情性,表征心灵,达至审美境界,语言表意的想象空间和彼岸超越是图像符号所难以企及的,而这些特征正是文学、艺术、审美文化所不可或缺的价值底色,也是图像所代替不了的。 Reinforcement of image ideograms and the decline of character appreciation are changing the artistic sociology and symbol aesthetics of this age. The image cultural turn caused by the revolution of digital media, initiates a cultural economy transition of social symbolic production, and establishes image production into cultural law of material producing and consumption. The "Image Era" of digital media technique adjusts the focusing pattern between the human and objects' worlds; The "Mirror culture" become cultural hits of society; the virtual of image turns into the reality of life, the truth of the art and the fact of the culture. Image centralizing changing highlights the function of expressing meanings, however, weakens the original graphic character system, squeezes the aesthetic space of print culture, and forces aesthetics of "language art" moving backstage. The way of language writing that calls "PC displaced the pen", yet made the mode of thinking of artistic production has assumed as a kind of paradigm transformation from "character thought" to "word thought" and to "picture thought".
作者 欧阳友权
机构地区 中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3-29,共7页 Academic Monthly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研究"(批准号:06BWZ001)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数字媒介 图像表意 文字审美 digital media, image ideograms, character appreci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4

  • 1[斯洛文尼亚]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第5页,胡菊兰、张云鹏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 2[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 3[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第9页,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 4[德]瓦尔特·本雅明 王才勇 译.《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 5J·希利斯·米勒,国荣.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文学评论,2001(1):131-139. 被引量:507
  • 6[法]让-鲍德里亚.《仿真与拟象》,马海良译,见汪民安等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第329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 7[德]海德格尔.《人,诗意的栖居》,第87页,郜元宝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 8[法]列维-施特劳斯.《结构人类学》,第238页,谢维扬、俞宣孟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 9让-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马海良译,见汪民安等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第327页.
  • 10欧阳友权.数字媒介与中国文学的转型[J].中国社会科学,2007(1):143-156. 被引量:91

二级参考文献54

  • 1J·希利斯·米勒,王逢振.全球化对文学研究的影响[J].文学评论,1997(4):72-78. 被引量:67
  • 2J·希利斯·米勒,国荣.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文学评论,2001(1):131-139. 被引量:507
  • 3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第22-23页.
  • 4尼葛洛庞帝著 胡泳 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M].海南出版社,1997年2月第3版.第278页.
  • 5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9页,第73页.
  • 6阿莱斯·艾尔雅维茨 胡菊兰 张云鹏译.《图像时代》[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71页.
  • 7朱威廉.《文学发展的肥沃土壤》.《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10月21日第8版.
  • 8克莱夫·贝尔.《艺术》[M].中国文联联合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4-5页.
  • 9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第270页。
  • 10德里达.《心理:另类发明》(Psyche:Inventions de l'autre).巴黎:加利利出版社,1987年版,第237-70页.

共引文献624

同被引文献194

引证文献31

二级引证文献16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