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水蛭注射液治疗中风先兆证188例
被引量: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水蛭注射液治疗中风先兆证188例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30023)董少龙乔丽我们自1993~1997年采用我院制剂室自制的水蛭注射液(每毫升1克)治疗中风病先兆证188例,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98例进行了临床疗效对比,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
董少龙
乔丽
机构地区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出处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1998年第2期29-30,共2页
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
关键词
中风
先兆证
中医药疗法
水蛭注射液
分类号
R255.205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R277.733 [医药卫生—中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81
同被引文献
143
引证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82
参考文献
3
1
杨万章,虢周科,吴海琴,施圣光,向丽,李明富,张发荣.
逐瘀化痰汤对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中医杂志,1996,37(11):670-672.
被引量:57
2
张鹤年,王永炎.
对小中风——缺血性中风先兆证防治的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1995,4(2):93-97.
被引量:15
3
张纯,左晖,林厚文,王安文.
复方水蛭口服液制备工艺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5,20(2):94-96.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9
1
陆志强,辽宁中医杂志,1988年,9期,46页
2
团体著者,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8年,21卷,1期,57页
3
团体著者,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8年,21卷,1期,60页
4
团体著者,中国医药学报,1986年,1卷,2期,56页
5
钱采韵,中华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5年,11卷,3期,154页
6
吕文海,姜虹至.
水蛭炮制考论[J]
.中成药,1991,13(2):18-19.
被引量:6
7
何正训,马志勋,李飞,张晓莺,钱龙珍,郭福岭,何瑛,飞鲁热.
73例脑卒中血液流变学9项指标和血脂、纤维蛋白原的观察[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1,8(2):107-107.
被引量:22
8
李震中,母成贤,毛俊雄,李渡斌,冯平勇,王志红.
自发性脑出血血肿吸收速度相关因素的研究[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2,9(1):15-16.
被引量:34
9
杨耀波.
脑出血的临床和CT动态观察分析(附60例报告)[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2,9(2):79-80.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81
1
杨万章,张志兰,张敏,王占平.
再论脑出血后继续出血及活血化瘀时间窗问题[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2(11):662-665.
被引量:33
2
熊露,田少霞,范吉平,张学文.
刍议从络、水、瘀、毒辨证缺血性中风[J]
.中国中医急症,2004,13(12):835-837.
被引量:6
3
林心君,梁晖.
缺血性中风痰瘀相关机制的理论探析[J]
.中医药学刊,2004,22(11):2099-2100.
被引量:14
4
蔡玉颖,王顺,刘立安.
中医药防治中风先兆证的研究概况[J]
.黑龙江中医药,2004,33(6):56-58.
5
梁升,梁范,闫继勤,梁冬梅,梁乙琛.
络脉通治疗脑外伤后头痛的疗效观察[J]
.中医药学刊,2005,23(3):556-556.
6
余兰,于香安,李芳.
宽体金线蛭提取工艺研究[J]
.中国药房,2005,16(10):734-736.
被引量:8
7
张景凤.
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急性脑出血研究概况[J]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6):576-577.
被引量:5
8
徐立,魏翠娥,刘建勋,林厚文,张纯,王安文.
益气醒脑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6,2(3):11-14.
被引量:1
9
唐桂华,况时祥.
凉血散瘀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机理探讨[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27(1):71-72.
被引量:3
10
董少龙,陈国美,陆中海,罗康,邱全,黄敏.
梗塞通胶囊治疗脑血栓临床观察──附100例对照分析[J]
.广西中医药,1996,19(1):1-3.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43
1
曹柱,吴立宽,林晰敏,林斯,吴永珍.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07,2(5):63-65.
被引量:26
2
狄晴,葛剑青,陈道文,徐肖,陈惠玲,过燕萍,李继民,石静萍,张颖冬,李作汉.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4,17(3):184-186.
被引量:303
3
丁宏岩,董强.
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脑缺血的治疗作用[J]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4,12(7):491-493.
被引量:231
4
严清,傅莉莉.
中药益气升阳活血化瘀治疗中风先兆56例临床观察[J]
.老年医学与保健,1997,3(1):37-39.
被引量:3
5
杨维华.
叶天士对中风先兆五因、四症与治疗四法的探讨[J]
.湖南中医杂志,1993,9(3):2-4.
被引量:2
6
高慧琴,郭小平.
水蛭在心脑血管病中的应用近况[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3,27(8):30-32.
被引量:22
7
颜乾麟.
颜德馨治疗顽固性失眠的经验[J]
.中医杂志,1993,34(4):219-220.
被引量:17
8
李文芳,李桂玲.
王为兰运用水蛭的经验[J]
.中医杂志,1993,34(6):343-344.
被引量:4
9
曹晓岚,陆维娜.
陆永昌治疗中风先兆验案[J]
.山东中医杂志,1994,13(4):176-176.
被引量:1
10
方新生.
水蛭的临床应用[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4,28(9):27-2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8
1
张振华,谭玉明.
疏血通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6):83-84.
2
蒋美英.
依达拉丰联合疏血通治疗脑梗死(附32例疗效观察)[J]
.黑龙江医学,2005,29(11):807-808.
被引量:1
3
陈东堂.
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66例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6,13(3):142-142.
4
贺曦,杨柳,张敏.
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J]
.重庆医学,2006,35(15):1388-1389.
被引量:7
5
张发梅.
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9):85-85.
6
王金艳,薛伟彩,冷玉萍.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J]
.河北医药,2008,30(8):1192-1192.
被引量:3
7
高艳红,李春生,袁俊强,宋亚辉.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疏血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J]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1):12-13.
被引量:3
8
李春生,高艳红,胡法富,常建军,杨茂轩.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研究[J]
.中国医疗前沿,2010,5(11):55-56.
被引量:15
9
赵义纯,易晓净.
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43例[J]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9):1601-1602.
被引量:4
10
陆文生.
水蛭在心脑血管疾病应用上的新进展(二)[J]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11(5):354-355.
二级引证文献
82
1
王永炎,邹忆怀,谢颖桢.
再议中风先兆症的观察、病机与防治[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5):423-426.
被引量:17
2
涂小玲,陈文广,付东,王心群,周明生,喻萍.
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
.华西医学,2008,23(5):1139-1140.
被引量:1
3
叶会洲,张春霞,蔡进章.
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的Meta分析[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5):677-678.
被引量:19
4
江名芳,杨志生.
疏血通与尤瑞克林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1,33(S1):580-582.
被引量:1
5
刘永秋,王世英,管吉宝,李凌.
蚓激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J]
.青岛医药卫生,2004,36(6):408-409.
被引量:1
6
程峥青,汪涛.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瘀血阻络型临床观察[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2):10-11.
被引量:1
7
王建,饶磊,周勇,陈勇强,廖鸥飞,莫海亮.
疏血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96例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3):207-208.
被引量:12
8
王小霞.
国内三大啤酒巨头剑拔弩张[J]
.世界标准信息,2005(7):107-107.
9
叶凌,张应碧,刘明海.
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
.贵州医药,2006,30(6):532-534.
被引量:4
10
宋贵军,尹琳,王乃昌,包礼平.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
.实用全科医学,2007,5(6):489-490.
被引量:7
1
张豪,柳百林,何洪建,谢发亮,吴梅花.
防瘫汤治疗中风先兆证的临床研究[J]
.河南中医药学刊,1998,13(1):38-40.
2
胡春申,钟红卫.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中风先兆证168例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6):869-870.
被引量:8
3
张学文,陶根鱼,李军.
小中风片治疗中风先兆证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学报,1991,6(4):12-15.
被引量:9
4
章小平,刘悦,林雪霞.
针刺治疗中风先兆证54例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20-21.
被引量:16
5
刘葛,刘爽,辛鹏,李仓达,吕强.
中风先兆证辨证施治验案举隅[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4):97-97.
6
路晟,赵建国.
中风先兆发病机理的探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4):287-288.
被引量:3
7
冯登云.
试谈中风先兆的防治[J]
.陕西中医函授,1990(6):17-18.
8
高秀梅,张伯礼,徐宗佩,王同胜.
中风先兆证研究进展[J]
.天津中医,1995,12(2):41-43.
被引量:2
9
华荣,孙景波.
十年来中医药防治中风先兆证的研究进展概况[J]
.中医药信息,1990,7(5):9-12.
被引量:1
10
华荣,孙景波.
中医防治中风先兆证源流探讨[J]
.陕西中医函授,1990(6):15-16.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199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