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战争中的人性光辉——浅析《南京! 南京!》中的女性形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陆川导演的作品《南京!南京!》公映以来受到很多关注。本文就影片中处于战争漩涡内的四位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指出她们所体现的正是人性中光辉的一面。
作者
苑瑞兰
机构地区
河北工程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教资料》
2009年第17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南京!南京!》
女性形象
人性光辉
分类号
J605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金一虹.
南京大屠杀中的性暴力及性别分析[J]
.妇女研究论丛,2008(5):32-41.
被引量:5
2
经盛鸿.
不屈的南京民众——沦陷时期南京市民的自发抗日斗争[J]
.南京社会科学,2005(8):39-45.
被引量:6
3
吴跃农.
张纯如与《被遗忘的南京大屠杀》[J]
.中华儿女,2005,0(1):45-49.
被引量:1
4
刘燕军.
对《约翰·马吉拍摄的南京大屠杀纪录片》一文的补充[J]
.抗日战争研究,1993(4):52-56.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31
1
许书宏.恐惧与记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心路历程[A].张连红,经盛鸿,陈虹等著.创伤的历史[C].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美]明妮·魏特琳著.魏特琳日记[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3
学术沙龙:南京大屠杀中性暴力问题的心理研究[EB/OL].载中日网,http://www.sjhistory.net/site/newxh/xxdt-mb_a2007032915761.htm
4
科内则威克.情感的民族主义[A].陈顺馨,戴锦华选编.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5
陈顺馨.导言一:女性主义对民族主义的介入[A].陈顺馨,戴锦华选编.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6
何春蕤.强暴的建构--防暴论述的文化效应与女性主义抗争[N].中国时报,1997-3-7.
7
[德]约翰·拉贝.拉贝日记[Z].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8
克勒格尔的私人报告(1938年1月13日于南京)[A].张生编.外国媒体报道与德国使馆报告[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社,2005.
9
[日]松岗环编著.南京城·被割裂的受害者之魂·南京大屠杀受害者120人证言[C].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10
程瑞芳日记(1937年12月23日)[A].张连红编.幸存者的日记与回忆录[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社,2005.
共引文献
8
1
张福运.
如何评判沦陷时期的南京民间社会——“抗争”与“灰色地带以外”的视角[J]
.抗日战争研究,2011(1):107-116.
被引量:9
2
李英桃.
及笄与志学——中国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研究[J]
.国际政治研究,2011,32(3):48-67.
被引量:3
3
张瑶.
南京南京,伤痛不讲[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1(11):88-89.
4
高莹莹.
1949年以来的沦陷区研究综述[J]
.兰州学刊,2015(5):1-15.
被引量:5
5
杨秀云.
近十年来中日学界关于南京大屠杀研究的成果[J]
.档案与建设,2017(7):53-60.
被引量:3
6
王佳鹏.
“羞耻心是不知羞耻的渊薮”——从《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看性侵和家暴的文化心理根源[J]
.天府新论,2020(5):121-129.
被引量:1
7
王鑫宏,唐育智.
城市抗战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天中学刊,2023,38(2):128-137.
8
高莹莹.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内地学界沦陷区研究综述[J]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2023(4):111-125.
被引量:1
1
李松松.
寻找战争后的真相——浅谈《南京! 南京!》的人性主题[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10):69-69.
2
颜纯钧.
游移于艺术与真实之间[J]
.电影艺术,2009(4):50-50.
3
陈庆艳.
沉沦世界中的觉醒——解读《南京!南京!》中的自我救赎[J]
.电影文学,2009(21):68-69.
4
龚祝义,鲍鲳.
《南京!南京!》:抵抗与救赎[J]
.电影文学,2009(17):27-28.
5
闫俊.
战争? 人性?——由《南京! 南京!》所想[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19):62-62.
被引量:1
6
王泰白.
《南京!南京!》并不是要制造仇恨[J]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蓝版),2009(6):81-81.
7
贾磊磊.
《南京! 南京!》:最后的反抗[J]
.电影,2009(6):18-20.
8
吴凌云.
写实与诗化:《南京! 南京!》的张力与裂隙[J]
.电影文学,2010(7):71-72.
9
张欢.
在日本读懂日本[J]
.南方人物周刊,2010(18):91-91.
10
郝端勇,高丽英.
《南京!南京!》回顾历史 震撼心灵[J]
.大舞台,2009(4):46-47.
文教资料
2009年 第1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