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者从提高发动机经济性角度出发,提出应用模糊技术进行怠速控制,使发动机性能指标得到一定改善。提出系统的建立原则并给出系统的大体框架及组成。
同被引文献17
-
1范承德,李西秦,屈碧波,陈凌珊.基于H∞理论的LPG发动机怠速控制研究[J].内燃机工程,2007,28(3):58-62. 被引量:4
-
2全廷立.基于模糊PID的汽车起动机怠速模糊神经网络控制[D]. 成都:西华大学,2004.9-11.
-
3Ang K H, Chang G C Y and Li Y. PID Control System Analysis, Design, and Technology[J]. IEEE Trans Control Systems Tech, 200.5, 13(4): 559-576.
-
4崔厚梅.模糊自适应PID在转速控制中的应用[J].仪器仪表与检测技术,2009,28(9):101-103.
-
5袁银南,朱磊,王存磊,陈笃红.氢燃料发动机怠速控制策略制定及参数整定[J].农业机械学报,2008,39(3):14-18. 被引量:5
-
6孙晓娜,郑轶,王道静,张红光,王欣,田小飞.基于PID算法的车用天然气发动机怠速闭环控制研究[J].车用发动机,2010(2):81-84. 被引量:5
-
7谢凤,王建华,耿成俭.柴油机怠速模糊PID控制的研究[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11,38(3):43-45. 被引量:2
-
8张付军,黄英,甘海云,葛蕴珊,孙业保.Fuzzy Control Method for Gasoline Engine Idle Speed Control[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0,9(4):408-414. 被引量:6
-
9张振东,陈万忠,张旻,姚喜贵.汽油机怠速转速闭环控制系统的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0,31(1):12-14. 被引量:6
-
10赵光宙,杨志家.应用神经网络模糊控制器的发动机怠速控制[J].内燃机工程,2000,21(1):59-62.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4
-
1韩玉敏,金延军.基于80C196KC单片机的汽车发动机怠速控制系统设计[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5(2):155-157. 被引量:2
-
2罗小青,黄云奇.基于PID-Fuzzy理论的发动机怠速控制系统研究[J].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2010,39(3):1-4. 被引量:3
-
3刘志军,黄若琼.PID控制在汽油机怠速稳定性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12(6):135-137. 被引量:1
-
4原霞,张翠平,杨庆佛.发动机怠速稳定性控制方法的分析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3,34(2):181-183.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14
-
1朱敏,郑建波,徐凤,王恺,张春娇,张凡武,田丰民.发动机怠速进气量计算控制策略的实现[J].汽车工程,2013,35(11):962-965. 被引量:1
-
2于世涛,吴长水,杨林,龚元明,卓斌.基于模型的电控单体泵怠速控制策略的开发[J].内燃机学报,2006,24(2):162-167. 被引量:3
-
3薛金林,鲁植雄.发动机怠速的离散滑模控制[J].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2007,36(2):47-50. 被引量:3
-
4韩玉敏,金延军.基于80C196KC单片机的汽车发动机怠速控制系统设计[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5(2):155-157. 被引量:2
-
5汪炳昌.车用电控柴油发动机怠速控制方法[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32(7):144-145.
-
6张乐亚.汽油发动机怠速控制系统的设计[J].电子世界,2014(2):118-118. 被引量:1
-
7吴则旭,王银山,侯国强.GW491QE汽油机燃用甲醇汽油的试验研究[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4,24(1):37-40.
-
8孙云.汽车发动机怠速控制技术研究[J].价值工程,2015,34(5):52-53. 被引量:3
-
9王明涛,张百浩.基于专家PID的燃气机转速控制试验[J].热能动力工程,2015,30(6):848-852. 被引量:6
-
10徐晓丽.基于单片机的电控发动机怠速模糊控制器实现[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6,32(6):534-537.
-
1李英华,张克芮.固体生物质燃料检验方法建立原则[J].煤质技术,2009,24(6):32-35. 被引量:2
-
2李宁,李崇祥,戴义平,金伟.一次调节抽汽透平数字电液控制系统的设计及特性研究[J].汽轮机技术,1997,39(4):214-219. 被引量:4
-
3姚洋,陈志莉,郑宏飞,于涛.带肋片多效管式海水淡化装置的实验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6,37(2):511-515. 被引量:7
-
4范杜平,薛永飞,周英彪.动力配煤概况分析及预测[J].电站系统工程,2006,22(4):13-14. 被引量:5
-
5李慧君,王泽伟.机组基于能质系数法的会计模式热经济学节能分析[J].广东电力,2016,29(5):15-19. 被引量:2
-
6曲世琳,彭莉,吴晓琼,胡甲国.基于能量分析和分析的太阳能热泵系统优化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5,36(10):2384-2389. 被引量:4
-
7吴晓辉,陈林根,戈延林,孙丰瑞.内可逆化学机最大功率时的局域稳定性分析[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13,25(2):19-24.
-
8王维强.虚拟仪器与网络技术在汽车发动机故障远程诊断中的应用[J].内燃机,2006,22(4):55-57. 被引量:8
-
9范伟,刘志斌,崔利富.光伏发电技术在铜仁地区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6,18(3):249-251. 被引量:1
-
10王大志,李芬,莫春立.变频调速器在微机控制锅炉补水系统中的应用[J].节能,1999(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