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杂粮作物》
CAS
2009年第3期201-202,共2页
Rain Fed Crops
同被引文献15
-
1王延波,金君,吴玉群,石清琢.辽宁省玉米育种的现状、发展方向与对策[J].玉米科学,2007,15(4):137-139. 被引量:30
-
2汤锦如.农业推广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
3李淑兰.做好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的关键[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36(5):91-91. 被引量:11
-
4罗勇,刘远伦.玉米杂交新品种的引进与综合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6):11267-11269. 被引量:10
-
5赵前程,张红.辽宁省玉米品种选育、试验审定与推广概况[J].种子世界,2009(4):6-7. 被引量:7
-
6王巍.辽宁省玉米品种研发、推广现状、问题和建议[J].农业科技通讯,2009(6):11-12. 被引量:7
-
7曹敏建,于海秋,杨玉辉,王晓光,闫洪奎.辽宁省玉米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玉米科学,2009,17(5):164-165. 被引量:26
-
8黄伟,武向良.内蒙古玉米产业发展思路和布局研究[J].现代农业,2010(1):42-43. 被引量:8
-
9史振声,王延波,李凤海,朱敏.密植型玉米品种在辽宁省成功推广给我们的启示[J].辽宁农业科学,2010(1):40-42. 被引量:11
-
10王国宏,王延波,孙成韬,叶雨盛,王和君.辽宁省玉米育种的回顾与思考[J].杂粮作物,2010,30(6):384-386. 被引量:7
引证文献4
-
1李岩,董本春,王提江,侯文平,郑永照,李晓光,李凯,岳阳.东北区玉米联合测试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24):62-64.
-
2吴淑芳.基于农机农艺结合的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5(24):73-74. 被引量:3
-
3梁景东.基于农机农艺结合的玉米生产机械化探讨[J].新农民,2020(29):49-49.
-
4李岩,侯文平,郑永照,李晓光,孟令斌,孙盼盼,张艳辉,董本春.东北中熟区玉米新品种联合测试初筛[J].种子科技,2023,41(8):46-49.
-
1李晓梅.河南省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潜力[J].农家参谋·新村传媒,2013(10):46-47.
-
2程飞虎,周培建,潘华,陈忠平,黄大山.大力推广“籼改粳” 科技增粮促增收[J].中国农技推广,2014,30(4):3-4. 被引量:2
-
3谭永江.我国粮食丰产工程4年增效500亿[J].决策与信息,2008(9):23-23.
-
4从2012年分析2013年玉米走势[J].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2013(1):55-57.
-
5韩洁,高立.中央下拨6亿元种粮大户补贴试点资金[J].农村农业农民,2013(11):7-7.
-
6无.河南省2009年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J].种业导刊,2009(9):5-9.
-
7李磊鑫.“十二五”期间辽宁种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园艺与种苗,2011,31(5):35-37. 被引量:5
-
8郑家国.四川水稻生产的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J].植物医生,2017,30(3):22-24. 被引量:4
-
9王巍.辽宁省玉米品种研发、推广现状、问题和建议[J].农业科技通讯,2009(6):11-12. 被引量:7
-
10十年转型铺就辽宁省现代农业之路[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12(11):97-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