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海峡科技与产业》
1998年第3期1-4,共4页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Across the Straits
同被引文献6
-
1吴季松.21世纪社会的新趋势--知识经济[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9..
-
2张晶.高技术产业界定指标及方法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1997(1):22-25. 被引量:8
-
3张彤,王晓东,申期,徐建功.关键技术和北京工业竞争力[J].中国科技论坛,1997(1):56-59. 被引量:2
-
4王伯鲁.约束技术与企业技术进步方向[J].科研管理,1997,18(3):36-40. 被引量:15
-
5高技术与知识经济[J].中国科技论坛,1998(3):1-5. 被引量:1
-
6赵玉林,龙志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重点的选择原则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92,14(3):139-144. 被引量:3
-
1李昌.依靠科技进步 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J].农村展望,1992(5):3-4.
-
2发展中国家科技兴国成效显著[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7,19(1):54-54.
-
3科技兴国—九十年代我国技术进步总思路[J].计划与管理,1990(11):7-11.
-
4陈思玲.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兴国的当务之急——广州市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与对策[J].南方经济,1998,27(5):64-65. 被引量:1
-
5李宝恒.加快改革与科技兴国[J].现代化,1992,14(11):5-7.
-
6黎群,许志明.迎接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J].铁道物资科学管理,1999,17(3):51-52.
-
7张晓波.科技兴则国兴——也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J].上海管理科学,1996,18(1):21-23.
-
8刘小兵.对我国“科技兴国”发展战略的反思[J].经济学动态,2000(7):24-27.
-
9朱春奎.面向知识经济的湖北技术创新战略[J].统计与决策,2000,16(12):12-13.
-
10胡世禄.“科技兴国”的历史必然及其在中国之兴起[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5,17(2):53-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