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神经症与脏腑辨证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神经官能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此类疾病为常见病,诊断不难,但无特效疗法。本文通过经验总结,就神经症与脏腑生理、脏腑病理、脏腑辨证的相关性做一论述。
作者
马志新
李崖雪
任那
刘潇
徐博佳
机构地区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9期121-122,共2页
China Medical Herald
关键词
神经症
脏腑辨证
相关性
分类号
R246.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4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63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8
1
周萍,任德启.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期抑郁症[J]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2):198-199.
被引量:1
2
郭小青,张玉平,马晓军,李蕾.
抑郁症的中医实验研究进展[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22(3):83-85.
被引量:6
3
昂秋青,江开达,张明园,赵晋华,林祥通.
老年期抑郁症的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研究[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29(4):272-275.
被引量:16
4
李铁成,刘茂祥.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眠症40例临床观察[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3):282-282.
被引量:14
5
庞武耀,李明亚,李娟好.
甘麦大枣合百合地黄汤加减抗抑郁作用研究[J]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8,24(6):587-589.
被引量:12
6
侯钢,张心保,耿直,徐捷,姚辉,杨少海,张雅平,王伟勇,翟书涛.
抑郁症患者REM睡眠研究[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9,9(1):4-6.
被引量:3
7
庄子齐.
针药合治中风后肝郁脾虚型抑郁症30例[J]
.江苏中医药,2005,26(8):30-31.
被引量:13
8
冯晶,肖咏.
抑郁症的中医药治疗概况[J]
.光明中医,2008,23(7):1047-1048.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64
1
杨士友,黄世福,孙备.
解百忧口服液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及中枢神经递质的影响[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11):56-59.
被引量:27
2
张有志,聂惠民,张德昌.
柴地合方对慢性应激大鼠大脑前额皮质和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24(1):34-36.
被引量:14
3
陈泽奇,胡随瑜,张海男,张宏耕,郑林,李晓照.
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标准的研究[J]
.中医杂志,2005,46(1):47-49.
被引量:72
4
武丽,张丽萍,叶庆莲,蒋应时.
加减温胆汤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和血浆生长抑素含量的影响[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8):114-115.
被引量:36
5
丁文娟,徐国祥.
中医治疗抑郁症40例临床分析[J]
.江苏中医,1994,15(4):18-18.
被引量:13
6
崔承彬,杨明,姚志伟,蔡兵,罗质璞,徐玉坤,陈玉华.
中药巴戟天中抗抑郁活性成分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5,20(1):36-39.
被引量:121
7
李发明,高志刚.
小柴胡汤治疗抑郁症90例临床观察[J]
.山西中医,1996,12(2):10-11.
被引量:33
8
张志亭,张彦平,李素水,冯伟.
甘麦大枣汤合百合地黄汤治疗神志病举隅[J]
.河北中医,2006,28(3):203-203.
被引量:9
9
范迪,孙伯岩,赵鑫,王富春.
镇静安神针刺法治疗失眠症40例临床观察[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2):28-28.
被引量:23
10
马晓军,郭小青,张玉平,雷艳霞,李蕾.
三种微量元素与郁证的相关性研究[J]
.陕西中医,2006,27(7):815-816.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63
1
高远航.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精神疾病研究进展[J]
.光明中医,2024,39(13):2745-2748.
2
郭爱松,金宏柱.
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症近况[J]
.针灸临床杂志,2007,23(11):52-54.
被引量:3
3
贾竑晓.
抑郁症的中西医结合实验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3):200-201.
被引量:6
4
徐伊 ,徐浩 ,贾艳滨 ,徐安定 .
抑郁症患者局部脑血流变化的SPECT研究[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5,31(3):206-209.
被引量:17
5
唐记华,王高华,白雪光,王晓萍,翁深宏,刘忠纯,王惠玲,舒畅.
刺五加合并碳酸锂治疗青少年抑郁障碍随机双盲对照研究[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5,31(3):225-227.
被引量:20
6
徐辰,杨丽,李俊敏,周英,田悦萍.
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分析[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3):221-222.
被引量:2
7
潘桂花,翁史旻,陈绍亮,陆峥,陈俊,林翔,江开达.
抑郁症患者SPECT研究[J]
.上海精神医学,2005,17(4):219-222.
被引量:16
8
张选红,江开达,左传涛,曹秋云,赵军.
盐酸氟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患者脑局部葡萄糖代谢变化的PET研究[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5,31(5):364-366.
被引量:2
9
汤艳清,谢光荣.
抑郁症脑功能影像学研究进展[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5,31(6).
被引量:3
10
杜静,汪凯,董毅,范津,朱春燕,靳胜春.
抑郁症的注意网络功能研究[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6,32(5):441-443.
被引量:15
同被引文献
32
1
胡大一.
心血管疾病和精神心理障碍的综合管理——“双心医学”模式的探索[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6,34(5):2-3.
被引量:311
2
张理义,徐志熊.
脑电超慢涨落图技术在心理疾病中的应用[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6):569-570.
被引量:19
3
简晖.
《内经》心理治疗学思想探要[J]
.江西中医药,1996,27(6):40-41.
被引量:10
4
左风云.神经官能症的辨证论治体会[J].北京第二医学院学报,1982.3:220-223.
5
徐志鹏,黎红华,陈文军,武强,严华,崔敏.
神经症士兵心理健康状况与脑电图关系的研究[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9,23(2):47-48.
被引量:4
6
黄泉智,许成勇,王发渭.
中医治疗抑郁症的现状与展望[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1,13(1):77-78.
被引量:9
7
许大剑,李跃华,赵翠萍,杨慧敏,赵海京,肖爽,汪振杰,崔宁,孙锦锦.
302例抑郁症患者脑内神经递质变化规律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4):12-14.
被引量:18
8
袁雪云,王营.
“双心医学”模式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指导与应用[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0):1705-1706.
被引量:29
9
张爱群,郭本禹.
凯伦·霍妮的神经症人格理论及其价值[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11):85-88.
被引量:9
10
杨琳蔚,郭冬梅,张红,张勇,赵琪,戴宁,王俭,王一浩.
大学生强迫高危人群的中医心理干预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11):155-158.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3
1
江雨晨.
中医药在神经症方面的临床应用[J]
.内蒙古中医药,2022,41(6):69-71.
被引量:1
2
李彬,朱明军.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植入术后神经症验案1例[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12):1471-1472.
3
钟浩,郑龙,马文涛.
利用脑电超慢涨落图技术对神经症不同证型患者脑内神经递质的分析[J]
.山东中医杂志,2017,36(12):1022-102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孙倩茹,邹伟.
针刺治疗神经症性障碍验案一则[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3,39(10):2075-2076.
2
张金木,刘冬梅,朱聪,何星伯,蒋文君,郭滨.
电针肾俞穴对肾阳虚近视豚鼠视网膜M1受体表达的影响[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48(3):316-325.
被引量:1
1
严惠芳,马居里,赵新芳.
从临床证治看脏腑功能失调的“双向性”临床表现[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8,21(4):10-11.
2
宋起,包立振.
论气机升降与脏腑生理、病理及治疗的关系[J]
.江苏中医,1997,18(8):35-37.
被引量:4
3
张家锡.
脏腑辨证的地位和规律探讨[J]
.四川中医,2002,20(11):5-8.
被引量:5
4
魏晓光,吴兴全,王健.
研读经典——《脾胃论》心得[J]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5,39(3):57-59.
被引量:2
5
陈云龙,袁福宁,黄冬梅,钱剑英,袁福宁,林研研.
勃起功能障碍中医病位证素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5):82-83.
被引量:2
6
贾钰华.
寸口脉诊分候法与其他部位脉诊法的现代研究[J]
.光明中医,2000,15(2):45-47.
被引量:5
7
王旭丽.
《伤寒论》水饮病证治疗思路[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10,20(5):70-72.
被引量:2
8
于虹.
从脏腑病理特点试谈痰症的分型及治疗[J]
.天津中医,1997,14(3):135-136.
9
王道涵,王素梅,张雯,李珉景.
芍药“通血脉”在儿科领域的效用初探[J]
.北京中医药,2012,31(8):608-610.
10
张尊如,王永梅.
再论肾气丸功效[J]
.河北中医药学报,2001,16(3):37-38.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 第1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