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城市下垫面对微气候影响研究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由于下垫面的物理性质不同,下垫面处在位置的微气候会有所改变,微气候的改变会导致城市大气候的变化,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同时也会受到影响,那么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势必会受到影响。笔者在深入分析城市气温变化异常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城市下垫面对微气候影响,为城市小区域的生态建设提供依据。
作者
王丽萍
机构地区
太原市东山林区管护站
出处
《现代农业科学》
2009年第6期188-189,共2页
关键词
下垫面
微气候
城市
分类号
P463.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81
同被引文献
8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68
参考文献
3
1
郑敬刚,张景光,李有.
郑州市热岛效应研究与人体舒适度评价[J]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10):1838-1842.
被引量:26
2
刘梅,于波,姚克敏.
人体舒适度研究现状及其开发应用前景[J]
.气象科技,2002,30(1):11-14.
被引量:143
3
唐伶俐,陈刚,戴昌达.
南京市热岛效应的卫星遥感[J]
.国土资源遥感,1993,5(2):6-9.
被引量:20
二级参考文献
32
1
冯定原,邱新法,黄桔梅.
我国夏季感热温度的分布[J]
.气象,1989,15(6):21-26.
被引量:7
2
唐伶俐,陈刚,戴昌达.
南京市热岛效应的卫星遥感[J]
.国土资源遥感,1993,5(2):6-9.
被引量:20
3
李树人,赵勇,李相宽,李玉莲.
城市森林对热污染及人体舒适度影响的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5,29(1):11-19.
被引量:17
4
钟保粦.
深圳的城市热岛效应[J]
.气象,1996,22(5):23-24.
被引量:23
5
钱妙芬,叶梅.
旅游气候宜人度评价方法研究[J]
.成都气象学院学报,1996,11(3):128-134.
被引量:92
6
姚启润.旅游与气候[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3.289-291.
7
吕伟林.体感湿度及其计算方法[J].北京气象,1997,(4):23-25.
8
周淑贞,吴林.上海下垫面温度与城市热岛——气象卫星在城市气候研究中的应用之一[J]环境科学学报,1987(03).
9
郭成香,石凤云.
四川省夏季气候舒适度的探讨[J]
.成都气象学院学报,1997,12(3):234-240.
被引量:28
10
刘文杰,李红梅.
西双版纳旅游气候资源[J]
.自然资源,1997(2):62-66.
被引量:45
共引文献
181
1
杨成芳.
山东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J]
.山东气象,2006,26(2):5-7.
被引量:16
2
陈雪,孙小明,赵昕奕,刘旭林.
近三十年北京地区人居气候舒适度变化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1):71-76.
被引量:12
3
余涛,李秀增,吴志彬,吴洪光.
厦门鼓浪屿疗养区人体舒适度初步分析[J]
.中国疗养医学,2011,20(6):482-485.
被引量:2
4
李超,李文峰,陈威霖.
江苏省旅游气候舒适性分析及旅游区划[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20(S1):14-17.
被引量:6
5
王杰生.
TM热红外图像的横纹条带噪声及消除[J]
.遥感技术与应用,1995,10(1):53-56.
被引量:12
6
郑敬刚,张景光,李有.
郑州市热岛效应研究与人体舒适度评价[J]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10):1838-1842.
被引量:26
7
李俊杰,何隆华,陈杰.
南京城市热场的卫星遥感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14(6):760-763.
被引量:29
8
袁飞,肖晶,卢毅.
基于人体舒适度指数的夏季负荷特性分析[J]
.江苏电机工程,2005,24(6):5-7.
被引量:10
9
杨英宝,苏伟忠,江南.
基于遥感的城市热岛效应研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22(5):36-40.
被引量:45
10
陈胜军,樊高峰,郭力民.
浙江海岛休闲旅游适宜时段研究[J]
.气象科技,2006,34(6):719-723.
被引量:20
同被引文献
82
1
胡永红,王丽勉,秦俊,陈必胜.
不同群落结构的绿地对夏季微气候的改善效果[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35-237.
被引量:35
2
王丽勉,秦俊,陈必胜,胡永红.
屋顶花园对建筑微气候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2):236-238.
被引量:26
3
王勇,胡晏玲.
在不同相对湿度条件下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J]
.新疆环境保护,2006,28(3):15-18.
被引量:15
4
郭成香,石凤云.
四川省夏季气候舒适度的探讨[J]
.成都气象学院学报,1997,12(3):234-240.
被引量:28
5
牟凤云,张增祥,刘斌,王长有.
济南市近二十五年城市建成区的空间扩展遥感监测[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9(1):73-79.
被引量:12
6
胡向军,陶健红,郑飞,王娜,张铁军,刘世祥,尚大成.
WRF模式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简介[J]
.甘肃科技,2008,24(20):73-75.
被引量:49
7
陈卓伦,赵立华,孟庆林,王长山,翟永超,王飞.
广州典型住宅小区微气候实测与分析[J]
.建筑学报,2008(11):24-27.
被引量:43
8
雷桂莲,喻迎春,刘志萍,刘熙明.
南昌市人体舒适度指数预报[J]
.气象与减灾研究,1999,23(3):40-41.
被引量:75
9
寇太记,常会庆,张联合,徐晓峰,郭大勇,周文利,朱建国,苗艳芳.
近地层O3污染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2009,18(2):704-710.
被引量:18
10
陈莉,白志鹏,苏笛,游燕,李华敏,刘全.
利用LUR模型模拟天津市大气污染物浓度的空间分布[J]
.中国环境科学,2009,29(7):685-691.
被引量:48
引证文献
5
1
孙烨,张德顺,吕良,江景海,陆俊超.
基于微气候优化的住宅小区景观设计评析——以盐城记者家园为例[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32(10):191-197.
被引量:6
2
汉瑞英,陈健,王彬.
利用LUR模型模拟杭州市PM_(2.5)质量浓度空间分布[J]
.环境科学学报,2016,36(9):3379-3385.
被引量:28
3
张瑜,曾胜兰,李肇洁,李雁宇.
创新科技城对局地气候舒适性影响的数值试验[J]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9,34(6):640-649.
4
崔梦瑞,白林燕,冯建中,林孝松,李华林,高旺旺,李紫微.
京津唐地区臭氧时空分布特征与气象因子的关联性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2021,41(2):373-385.
被引量:34
5
秦思达.
铁岭市大气污染时空分布特征与来源解析数值模拟研究[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22,42(5):76-82.
二级引证文献
68
1
张晴,赵丽娅,郭志威,齐开.
2017—2020年武汉市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
.环境工程,2023,41(2):82-90.
被引量:5
2
杨玖,代佼,龚兴涛,王小将,陈美芳.
攀枝花市大气污染物特征及气象因子关系分析[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2,45(S01):205-214.
被引量:4
3
曹阳,杨红刚,张莉,胡弘,王媛媛,易举松,尹术文.
武汉市汉阳区大气污染特征及气象影响分析[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7):30-39.
被引量:10
4
马建初,赵时真,莫扬之,李军,陈多宏,张干.
土地利用回归模型在大气污染物中的应用进展[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0(S02):125-133.
被引量:3
5
唐坚梅.
住宅小区景观设计漫谈[J]
.建筑知识:学术刊,2014(5):104-104.
6
熊瑶,王亚杰,赵铖,陈晨,时亚伟.
基于微气候改善的江南古典园林空间形态的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5,30(4):295-300.
被引量:18
7
朱楠.
水体设计对住宅景观设计的影响[J]
.城市建筑,2015,0(5):27-27.
8
张宏峰.
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之研究[J]
.江西建材,2016(2):19-19.
被引量:2
9
江笑薇,任志远,孙艺杰.
基于LUR和GIS的西安市PM2.5的空间分布模拟及影响因素[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5(3):80-87.
被引量:7
10
肖虹.
研究住宅小区项目景观设计优化措施[J]
.低碳世界,2017,7(13):267-268.
被引量:1
1
王献斌,李俊英.
磁法勘探在邢台沙河某铁矿的解译对比[J]
.西部探矿工程,2016,28(5):137-139.
被引量:1
2
陈希圣,王卫东.
周至两次地震烈度异常原因的初步探讨[J]
.西北地震学报,1996,18(2):87-89.
被引量:2
3
数字[J]
.大武汉,2015,0(15):12-12.
4
李桂清,陈继阔,吴山峰.
河南濮阳清丰2号井水位快速下降异常原因调查分析[J]
.高原地震,2014,26(2):16-19.
5
杨学祥.
气温上升和海洋灾害降低沿海城市居民生存质量[J]
.生命与灾害,2009(12):12-14.
6
倪振平,马兆同.
山东济宁铁矿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分析[J]
.矿床地质,2010,29(S1):99-100.
7
李倩.
业务改革后地面气象测报中数据异常的分析及处理[J]
.南方农业,2015,9(30):210-211.
8
许小峰.
主编语[J]
.气象科技进展,2012,2(5):1-1.
9
王兵,张凤洲.
自动气象站发报时次数据异常的处理[J]
.现代农业科技,2012(7):46-46.
10
郝立生,丁一汇,闵锦忠.
东亚夏季风变化与华北夏季降水异常的关系[J]
.高原气象,2016,35(5):1280-1289.
被引量:20
现代农业科学
2009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