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和“山水之间”与“醉翁之意”——20世纪30年代“两个口号”论争的深层原因新论(二)
出处
《河池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22-30,共9页
Journal of Hechi University
参考文献10
-
1林林.这是党喇叭的精神,忆郭沫若同志.新文学史料,1979,(2).
-
2冯雪峰.有关一九三六年周扬等人的行动以及鲁迅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的经过.新文学史料,1979,(2).
-
3胡风.鲁迅先生[J].新文学史料,1993,0(1):4-36. 被引量:54
-
4胡风.典型论的混乱[M]//胡风全集卷6.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
5徐懋庸.徐懋庸给鲁迅的信[M]//鲁迅全集卷6.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
6胡风.回忆录·在上海[M]//胡风全集卷7.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
7王丽丽.在文艺与意识形态之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
8鲁迅.夏衍著一些早该忘却而未能忘却的往事.新文学史料,1979,(2).
-
9鲁迅.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M]//鲁迅全集卷6.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
10姜弘.文艺与政治的歧途.随笔,2005,(6).
共引文献61
-
1宋洁.愤世·沉沦·自戕——《孤独者》的人物命运剖析[J].社科纵横,2006,21(9):122-123.
-
2项义华.鲁迅与光复会关系考辨[J].鲁迅研究月刊,2005(9):68-77. 被引量:2
-
3周楠本.由左翼文学而引起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3):36-44.
-
4周楠本.鲁迅与左翼文学——从《新青年》时代到“左联”时期[J].鲁迅研究月刊,2006(4):18-30. 被引量:5
-
5穆艳霞.“人与鬼的纠葛和交融”——五四新文化倡导中鲁迅对民间宗教的双重体验[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0(2):60-65. 被引量:1
-
6穆艳霞.浙东民间文化与鲁迅的精神世界——兼谈五四新文化倡导中鲁迅对民间宗教的双重体验[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7,23(1):54-58.
-
7廖久明.“两个口号”论争中的鲁迅[J].鲁迅研究月刊,2007(10):29-34. 被引量:1
-
8李怡.鲁迅:面对人事纠缠的最后的意志——“两个口号”之争新论[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66-73. 被引量:7
-
9王德威.现代性下的抒情传统[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0(6):2-13. 被引量:19
-
10裴毅然.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学与经济之关系[J].学术月刊,2009,41(4):102-109. 被引量:1
-
1徐庆全.周扬关于三十年代“两个口号”论争给中央的上书[J].鲁迅研究月刊,2004(10):66-74. 被引量:11
-
2徐庆全.新时期“两个口号”论争评价的争论述实(三)[J].鲁迅研究月刊,2003(10):31-41. 被引量:1
-
3颜同林.运动的火山与倾斜的天平——“两个口号”论争略论[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23(5):46-50.
-
4孔惠楠.从“两个口号”论争看鲁迅的独立性[J].文学界(理论版),2010(10):22-23.
-
5青蓝格格.我与诗歌的美好关系[J].诗刊,2011(23):85-85.
-
6人生需要知道的9个句子[J].当代工人,2010(18):41-41.
-
7谢长安.鲁迅、胡风和周扬[J].书屋,2004(8):24-28. 被引量:1
-
8做人精要[J].领导科学,2013(9):60-60.
-
9朱飞燕.那一个情人节[J].时代风采,2001(11):42-42.
-
10田刚.关于“两个口号”论争的重新检讨[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1):16-28. 被引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