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简介几种玉米增产的种植方式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前,我省一些地区正推广一种玉米立体栽培模式。改种栽培技术是根据农业系统工程理论,按生态学规律,仿生态环境中高、低作物分层次生长,各居其位,各有所为;依据植物学原理,运用玉米和大豆高与低的空间差别,承先启后,一地双收;根据生物学特征,利用玉米和大豆的共生性,使之共同生存,互助互利;按栽培学的规律,在有限的土地上,最大限度地利用垄台、垄沟空间。巧妙运用水、肥、气、热、光能资源,配合良种、良肥、良药、良法,使有限的土地发挥最大潜能。从而使玉米、大豆的生长、生育、成熟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作者
董世荣
邱玉明
机构地区
黑龙江省宾县经建乡农业综合服务站
黑龙江省宾县民和乡农业综合服务站
出处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9年第7期9-9,共1页
关键词
玉米
种植方式
立体栽培模式
系统工程理论
生态学规律
仿生态环境
生物学特征
光能资源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67.23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43
1
范秀玲,李凤海,史振声,王志斌,张飞.
玉米偏垄宽窄行种植方式的增产作用和生理特性研究[J]
.玉米科学,2010,18(1):108-111.
被引量:32
2
高亚男,曹庆军,韩海飞,崔金虎,王洪预.
不同行距对春玉米产量和光合速率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0,18(2):73-76.
被引量:31
3
王晓波,齐华,王美云,丁成芳,吕爱枝,赵明.
玉米局部精作穴播技术及其产量效应[J]
.玉米科学,2010,18(3):125-128.
被引量:2
4
刘玉芳.
玉米蜂巢式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分析[J]
.农家科技,2011(S1):28-28.
被引量:1
5
沈秀瑛,戴俊英,胡安畅,顾慰连,郑波.
玉米群体冠层特征与光截获及产量关系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3,19(3):246-252.
被引量:127
6
梁黔云,范厚明.
玉米单株种植及效益分析[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31(B12):64-65.
被引量:3
7
徐恒永,赵君实.
高产冬小麦的冠层光合能力及不同器官的贡献[J]
.作物学报,1995,21(2):204-209.
被引量:180
8
杨克军,李明,李振华.
栽培方式与群体结构对寒地玉米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1):157-160.
被引量:31
9
武志海,张治安,陈展宇,徐克章.
大垄双行种植玉米群体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的解析[J]
.玉米科学,2005,13(4):62-65.
被引量:79
10
贺海.
玉米大垅双行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6(4):30-30.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2
1
吴雪梅,陈源泉,李宗新,史学朋,王彬彬,高旺盛,隋鹏.
玉米空间布局种植方式研究进展评述[J]
.玉米科学,2012,20(3):115-121.
被引量:34
2
雍末华.
扎兰屯市玉米几种增产种植方式分析[J]
.现代农业,2018(5):45-45.
二级引证文献
34
1
黄世海.
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3(7):10-10.
被引量:6
2
李德,祁宦,马晓群.
安徽省淮北平原夏玉米主要生育时期旱涝指标与影响评估[J]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7):208-216.
被引量:30
3
张胜爱,郝秀钗,王志辉,崔爱珍,陈素英.
夏玉米行距与株距交互作用对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21):51-56.
被引量:16
4
余利,刘正,王波,段海明,孟凡进,李秋月.
行距和行向对不同密度玉米群体田间小气候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8):938-942.
被引量:37
5
魏珊珊,王祥宇,董树亭.
株行距配置对高产夏玉米冠层结构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4,25(2):441-450.
被引量:86
6
刘守渠,段运平,古晓红,郭峰,陈保国,任小燕.
不同种植方式、种植密度、施肥方式对并单669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2014,42(10):1085-1089.
7
吴霞,隋鹏,高旺盛,闫鹏,袁淑芬,孔德超,陶志强,陈源泉.
种植方式对华北春玉米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4,22(6):91-96.
被引量:10
8
吴霞,陈源泉,隋鹏,高旺盛,闫鹏,陶志强.
种植方式对华北春玉米密植群体冠层结构的调控效应[J]
.生态学杂志,2015,34(1):18-24.
被引量:13
9
朱金城,陶洪斌,盛耀辉,高英波,杨利华,张文英,王璞.
品种、空间布局及种植密度对春玉米冠层结构、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5,23(2):99-105.
被引量:4
10
王萌,陈国强,金海燕,韩晨光,臧凤艳,李子芳,王金龙,吴锡冬.
种植密度和空间布局方式对夏玉米光合日变化的影响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5(22):23-24.
1
曲桂霞,曲光.
玉米立体栽培优势分析[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10):7-7.
2
张学祖.
科技兴农要遵循农业生态学规律[J]
.新疆农业科技,1990,0(1):5-5.
3
唐海萍,唐少卿.
西部大开发中甘肃荒漠化态势及其防治问题[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8(3):411-416.
被引量:2
4
徐承斌,翁春玲,黄继卓.
养猪场沼气工程的设计思想及沼肥优势分析[J]
.养殖技术顾问,2009(6):17-17.
5
范士华.
鄄城扎实推进农机农艺融合[J]
.山东农机化,2016,0(3):30-31.
6
胡文权.
再释有关“植保”名词点滴[J]
.农药市场信息,2011(23):50-50.
7
李雁.
菌肥的作用研究及其资源开发[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2,24(2):8-10.
被引量:7
8
刘刚.
河北省又取得一批农药植保类科研成果[J]
.农药市场信息,2013(16):41-41.
9
刘垠.
多采光 少用水 新技术 高效益 让沙漠成为沃土——钱学森与沙产业的不解之缘[J]
.中国科技教育,2008(4):4-7.
10
元重举.
内蒙古沙产业[J]
.地球,2009(3):80-81.
被引量:1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9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