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现代诗学建设的三大难题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从本期起,我们开展"中国现代诗学学科建设笔谈"。我们对笔谈有较高的期望值,希望将要持续几期的笔谈能"谈"出一些有真知灼见的东西。中国现代诗学已经诞生近百年了。是时候了,需要回顾和科学地总结近百年积累的正面和负面的艺术经验,肯定应当肯定的,发扬应当发扬的,批评应当批评的,推掉应当推掉的;向伪诗学宣战,摆脱边缘化的尴尬处境,推动当下中国新诗的振衰起弊。这是现实提出的问题,时代提供的条件,诗界普遍的希望,历史赋予的使命。对新诗的"新"和自由诗的"自由",切忌误读。任何艺术都是有"规矩"的。这既是局限,又正是特殊魅力之所在。现代诗学的规范是新诗规范的前提。我们的讨论,遵循"百家争鸣"的原则,为大家准备了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请大家就中国现代诗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中国现代诗学的各个方面,自由发表意见。现代诗学在新诗草创期从零起步,取得的进展是很不容易的。现代诗学能够走到今天,是一代代诗学家努力的结果。但是目下在现代诗学领域需要讨论的问题很多。这里提出学术规范问题,作为主持人的发言。说得不客气一点,近年出现了一些学术垃圾。我们常常遇到"六经注我"的武断地以研究主体代替研究对象的著述;遇到从偏爱走向偏废的以偏概全的著述;遇到不是历史地研究历史问题,而是以当代语境取消历史语境的著述;遇到以西方话语颠覆民族话语,充当强权话语的"搬运工"和随从的著述;遇到以概念游戏冒充原创性的著述。著书不立说;繁而不荣,盛而不昌。这种现象,人们早已有所感受。这类著述的存在,除了为垃圾制造者(某些专心致力于谋利的刊物和出版社之类)带来实际利益以外,对于学术,对于新诗,没有任何价值可言。前几年有37位院士就学术规范问题致信中央时说:"只有被引用并获得正面评价的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著作。"这是说得很对的。现代诗学应当有自己的学术规范,在主持人看来,至少应当有几个具体特征:(1)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2)理论观点的前沿性与稳妥性;(3)引据资料的经典性和准确性;(4)自身文体的风采。学术精神有三个元素:独立精神,学术忠诚及"和而不同"的宽容风度。尤其是学术精神的第一要义——独立精神,有些学人实际上成了权力和金钱的附庸。为了提醒读者的重视,本期我们的"中国现代诗学"专栏只发这个笔谈,从下期起,笔谈将只占栏目的部分篇幅。在本期参加讨论的,有袁忠岳教授、古远清教授、李怡教授、钱志富博士、梁笑梅博士、张传敏博士和段从学博士,他们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非常欢迎读者们也来稿谈谈自己的想法。
作者 李怡
机构地区 西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29,共3页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23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