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风险社会下危险犯扩展理论新探 被引量:6

A Research on Extension of Potential Damage Offence in Risk Society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危险犯理论是在近代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刑法新派理论的推动下产生的,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当今社会正步入风险社会,传统危险显然不能涵盖现实的风险,风险社会下危险犯也应赋予新的内涵,现实社会的需要和刑法的机能也需要危险犯有进一步的扩展,刑法作为现实社会的风险控制工具,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The appearance of the theory on potential damage offence is based on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new theory of criminal law. It adapts to the social requirements. With modem society tapping into a risk one, traditional hazard obviously cannot contain the risk in reality, the risk society endows the potential damage offence with new connotation. It is indispensable to extend the scale of potential damage offence. As a tool for risk control, the criminal law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 of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作者 曹俊华
出处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9年第3期114-117,127,共5页 Journal of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关键词 危险犯 风险社会 风险 potential damage offence risk society risk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赵书鸿.风险社会的刑法保护[J].人民检察,2008(1):42-45. 被引量:83
  • 2张明楷.危险犯初探[A].马俊驹.清华法律评论[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121.
  • 3劳东燕.公共政策与风险社会的刑法[J].中国社会科学,2007(3):126-139. 被引量:521
  • 4大塚仁著,冯军译.刑法概说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6.
  • 5汉斯·海因里希·耶塞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M].徐文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393.

二级参考文献48

  • 1李汉林,渠敬东,夏传玲,陈华珊.组织和制度变迁的社会过程——一种拟议的综合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5(1):94-108. 被引量:159
  • 2柯武刚.《制度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2000..
  • 3[德]耶赛克,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M].徐久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 4波斯纳 苏力译.《法理学问题》[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80页以下.
  • 5波斯纳 苏力译.《法理学问题》[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 6卡多佐 本杰明 苏力译.《司法过程的性质》[M].商务印书馆,1998年..
  • 7庞德 沈宗灵.《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M].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5页.
  • 8卡多佐 苏力译.《司法过程的性质》[M].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3-14页.
  • 9贝克.《世界风险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7页,第4页,第169页,第7页,第107页,第103页,第3页,第50页,第22页.
  • 10考夫曼.《法律哲学》.刘幸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页106—116,页109,页149,页180-181,页118,页120,页189.

同被引文献40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1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