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尾波振幅比的物理意义及其可能应用 被引量:8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通过能量比讨论了尾波振幅比的物理意义.使用北京遥测台网1989和1990两年110次地震的486条数字化地震资料,测定了尾波振幅比和能量比;并由分频的能量比估算了北京地区的尾波Q值和平均自由程,进而试求了吸收品质因子Qi和散射品质因子Qs,得到北京地区地震波的衰减主要由于吸收所造成;给出了昌黎台的振幅比和能量比随时间的变化,其中有一些较大地偏离平均值的变化,这是否是孕震过程的反映,还有待于对更长时间的资料和更多震例的研究.
出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81-387,共7页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96-913)资助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马云生,张天中,张焕生.北京及其周围地区尾波Q值分布特征的研究[J].地震学报,1995,17(4):448-458. 被引量:34
  • 2顾瑾平,地震学报,1994年,16卷,增刊,73页
  • 3Zeng Y,J Geophys Res,1991年,96卷,B1期,607页
  • 4Jin A,Evaluation of Proposed Earthquake Precursors,1991年,33页
  • 5Wu R S,Pure Appl Geophys,1988年,128卷,49页
  • 6尚铁梁,中国科学.B,1988年,1期,85页
  • 7Peng J Y,J Geophys Res,1987年,92卷,3507页
  • 8高龙生,地震学报,1987年,9卷,4期,347页
  • 9团体著者,概率论及数理统计.下,1980年,414页

二级参考文献12

  • 1卓钰如,武孔春,马林,刘卫红.京津张唐地区尾波Q_0值分布特征[J].地震,1990(2):12-20. 被引量:5
  • 2高在生,IAVCEI Proceedings in volcanology,1992年
  • 3孙勇,地震学报,1992年,14卷,309页
  • 4团体著者,中国地震台志.2.第1分册,1991年
  • 5李松林,地震学报,1990年,12卷,357页
  • 6刘万琴,地震学报,1990年,12卷,442页
  • 7马云生,硕士学位论文,1990年
  • 8张天中,地震学报,1988年,12卷,12页
  • 9尚铁梁,中国科学.B,1988年,1期,85页
  • 10刘福田,地球物理学报,1986年,29卷,5期,442页

共引文献33

同被引文献212

引证文献8

二级引证文献5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