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清华简《保训》与《易经》的形成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尚书》中没有文王的训诰,《逸周书》中文王的训辞也多与《周易》无关,清华简《保训》是周文王临终前对周武王的遗训,中道是其核心思想,具体体现就是仁与义的融汇、刚克与柔克的合一,与《周易》中对“得中”、“中正”、“刚中”的提倡有了一致性.柔与刚的结合、仁与义的搭配,《保训》与《周易》具有相同的中道操作运行模式,这就明显地拉近了文王与《周易》的关系,从而给我们一个意外的惊喜。
作者
刘光胜
出处
《文史知识》
2009年第7期83-83,共1页
Chi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关键词
《易经》
清华
《周易》
《逸周书》
周文王
《尚书》
“中正”
周武王
分类号
B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G1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张卉.
清华简《保训》“中”字浅析[J]
.史学月刊,2010(12):117-119.
被引量:1
2
李锐.
“阴阳”与“中”[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9(3):54-57.
被引量:3
3
于文哲.
清华简《保训》与“中道”的传承[J]
.中国文化研究,2016(4):70-76.
被引量:2
4
邢文.
《保训》之“中”与天数“五”[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6(2):57-64.
被引量:13
5
邓球柏.
《周易》与伏羲氏的人生智慧——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之一[J]
.长沙大学学报,2011,25(6):67-69.
6
黄济.
从《保训》看“中和”[J]
.博览群书,2010(3):41-42.
7
欧阳祯人.
从《周易》的角度看《保训》《中庸》的“中”[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0(3):25-30.
被引量:4
8
曾振宇.
清华简《保训》“测阴阳之物”新论[J]
.中原文化研究,2015,3(4):21-29.
被引量:4
9
孙香我.
名声[J]
.快乐青春(经典阅读)(中学生必读),2016,0(1):1-1.
10
孙香我.
名声[J]
.才智(智慧版),2015,0(8):15-15.
文史知识
2009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