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高产玉米新品种龙垦5号的选育及特点
被引量:1
出处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9年第4期161-161,共1页
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9
-
1李宁,李建民,翟志席,李召虎,段留生.化控技术对玉米植株抗倒伏性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0,18(6):38-42. 被引量:65
-
2杨耿斌.不同种植密度对早熟玉米品种克单12号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J].安徽科技通讯,2008(12):35-36.
-
3周卫国,周国庆,陈志国.玉黄金在两个玉米品种上的应用效果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5):157-159. 被引量:3
-
4张崎峰.玉米边单3号栽培密度和施氮量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4):35-36. 被引量:1
-
5叶志明,张长勇.不同种植密度对德美亚1号玉米产量的影响[J].现代化农业,2011(8):13-13. 被引量:3
-
6陈海军.黑龙江省高纬地区几个主栽玉米品种适宜密度的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11):15-17. 被引量:4
-
7王巍,刘兴焱,杨耿斌,何长安,纪春学,王辉,张恒.早熟玉米新品种克单14[J].中国种业,2012(1):53-53. 被引量:1
-
8刘建娜,陈国立,李清峰,倪闪闪,王大丽,李占森.化控剂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2(2):175-176. 被引量:12
-
9彭继锋.密高化控剂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J].现代化农业,2012(3):30-3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6
-
1张冬梅,张伟,刘恩科,姜春霞,陈琼,韩彦龙,黄学芳,刘化涛,赵聪,池宝亮.早熟区不同播期旱地玉米产量对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的响应[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12):1449-1458. 被引量:23
-
2路伟明.黑龙江省高寒地区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J].中国种业,2015(9):33-35. 被引量:1
-
3段培宇,于才,王玉凤,路伟明.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J].现代化农业,2016(4):22-24. 被引量:2
-
4孙晓丽.青冈县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7(6):77-77. 被引量:1
-
5王琦琪,陈印军,易小燕,袁梦,覃诚.东北冷凉区粮豆轮作模式探析[J].农业展望,2018,14(6):48-52. 被引量:3
-
6陈凤芝,巩双印,陈海军,李金良,张崎峰,吴瑶,吴晓彬.玉米单交种边单10号选育及栽培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21(11):127-129. 被引量:4
-
1任晓菊,张翠红.不同产量水平玉米杂交种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与通径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09(11):48-50. 被引量:2
-
2刘传兵.玉米新品种恩单10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3):144-146. 被引量:1
-
3孙明山.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总结[J].农民致富之友,2016(13):141-141.
-
4魏俊杰.生物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35-36. 被引量:5
-
5邢占民,袁文利,赵共鹏,石爱丽,张扬,刘超,翟铁明.玉米新品种承单50选育与栽培技术要点[J].农业科技通讯,2013(3):158-158.
-
6南农紫玉糯[J].农民科技培训,2008(5):27-27.
-
7曹士亮.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进展[J].作物杂志,2008(6):107-109. 被引量:4
-
8王大春.基因工程在玉米遗传育种上的应用[J].种子科技,2005,23(3):152-154. 被引量:7
-
9钱加绪,白建生.早熟玉米品种金顿302的选育[J].中国种业,2011(3):44-45. 被引量:1
-
10赵鑫.遵研二号玉米栽培技术要点[J].现代农村科技,2009(16):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