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意识形态现代化研究的新视域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现代化进程不只包括物质文明的现代化,同时也要求精神文明的现代化,而意识形态的现代化是精神文明现代化的基础与社会和谐的保障。以往有关意识形态现代化的研究多是关注如何借鉴西方的普适价值观,如何继承与发展传统,以及如何在两者的基础上达到立足本国特色的新融合,关注的是意识形态内容的现代化。我们还应该关注意识形态观在整个历史流变中所呈现出来的现代化趋势、意识形态功能发展的现代化、意识形态知识基础的现代化以及意识形态实践取向的现代化。
作者 吴海琳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5-59,共5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政治意识形态安全与意识形态现代化的社会学分析>(05JZD000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孔兆政、蒋龙翔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8页.
  • 2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57页.
  • 3车玉玲.20世纪意识形态论域的三个维度[J].哲学动态,2002(12):24-27. 被引量:6
  • 4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厉以平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57-58页.
  • 5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Ⅶ: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二级参考文献4

  •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2页.
  • 2阿尔都塞 顾良译.《保卫马克思》[M].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64页.
  • 3洛文塔尔.《文学的社会地位》[J].社会研究杂志,1932:94-95.
  • 4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法兰克福,1929,第53页.

共引文献14

同被引文献13

  • 1杜旭宇.意识形态教育的意义——基于意识形态功能、特点的分析[J].求实,2004(8):85-87. 被引量:12
  • 2王永贵.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西方主要意识形态透视[J].社会科学研究,2007(1):60-64. 被引量:42
  • 3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31届会议通过)[EB/OL].[2001-11-12].文化遗产法研究网.http:∥www.mzb.com.cn.
  • 4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Ⅱ[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32.
  • 5塞缪尔·亨廷顿 周琪 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 6陈昕.消费主义文化在中国社会的出现[J/OL].中国社会学网:www.sociology.cass.net.cn.
  • 7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
  • 8(美)安东尼·唐斯(AnthonyDowns)著,姚洋,邢予青,赖平耀.民主的经济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 9(美)塞缪尔·亨廷顿(SamuelP.Huntington)著,周琪等.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新华出版社,2002.
  • 10(美)托夫勒(Toffler,A.)著,刘红等.权力的转移[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