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俄国革命的角度解读列宁对伯恩施坦主义的批判——兼论西欧社会民主党反伯恩施坦主义的失利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列宁从推进俄国革命的角度出发,对伯恩施坦主义在俄国的"变种"进行了批判。在建党时期,列宁同经济派和孟什维克进行了斗争,使布尔什维克党从理论信仰到组织原则上都避免了伯恩施坦主义的影响。在俄国革命时期,列宁同取消派进行了斗争,保证了无产阶级政党对革命的领导权以及革命后走向社会主义的前途。与西欧社会民主党反伯恩施坦主义的失利相比,在组织上不断清党以及立足于俄国国情找到一条将党的革命纲领与党的日常工作联系起来的现实途径是列宁战胜伯恩施坦主义的主要原因。
作者 舒新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9-72,共4页
基金 舒新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民主党和民主社会主义的认知历程研究"(项目编号:08CKS011)的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列宁全集》第6卷[M].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8页.
  • 2.《列宁全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7页.
  • 3.《列宁全集》第8卷[M].人民出版社,1986..
  • 4.《列宁全集》第11卷[M].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1页.
  • 5《列宁全集》第15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8页.
  • 6.《列宁全集》第24卷[M].人民出版社,1990..
  • 7.《列宁全集》第27卷[M].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94页.
  • 8.《列宁全集》第39卷[M].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4页.
  • 9.《列宁全集》第28卷[M].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68页.
  • 10[德]爱德华·伯恩施坦.《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殷叙彝译.上海三联书店,1965年版,第31页.

共引文献26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