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眼的五轮学说在临床的运用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浅谈眼的五轮学说在临床的运用郭书文(河南省开封光明医院开封475003)五轮学说是中医眼科的重要基础理论,能指导临床实践。五轮学说首见于《秘传眼科龙木论》。它把眼由外向内的胞睑、两眦、白晴、黑睛、瞳仁五个部分,分别命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总...
作者
郭书文
机构地区
河南省开封光明医院
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6期49-50,共2页
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肉轮
血轮
气轮
风轮
水轮
中医眼科
五轮学说
分类号
R276.7 [医药卫生—中医五官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37
1
刘卫华,周启珂,李鑫,马大军,王绪伦,王伦安.
眶下管在上颌窦眶面上的解剖定位及其临床意义[J]
.华西医学,2004,19(3):365-365.
被引量:6
2
王琦.
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8.
被引量:1995
3
王婕,李斌.
内养外保 治黑眼圈[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06(6):50-50.
被引量:2
4
黄攸立.
五轮名称起源考辨[J]
.中国医药学报,1996,11(4):14-15.
被引量:7
5
李贵.
小儿肺虚证、脾虚证、血瘀证及肾虚证诊断标准[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6):568-568.
被引量:36
6
李远宏,徐媛媛,贾丽丽.黑眼圈的流行病学及病理学研究初步探讨[C].南京: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美容,2008:203.
7
后桂荣.穴位加外敷修复黑眼圈的疗效观察[J].第九届东南亚地区医学美容学术交流会,2005:81-82.
8
C·科莱,I·加诺波尔斯基.用于减少眼睛下部黑眼圈出现的方法:中国,CN1365662A[P].2002-08-26.
9
胡国臣.钱乙刘昉医学全书·幼幼新书卷第三[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147-151.
10
Hiroshi Ohshima,Hirotsugu Takiwaki.Evaluation of dark circles of the lower eyelid:comparison between reflectance meters and image processing and involvement of dermal thickness in appearance[J].Skin Research and Technology,2008,14(2):135-141.
引证文献
5
1
钱楠,刘小凡.
浅析小儿眼影的形成原因[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9):157-159.
被引量:2
2
冯因克,邹纯朴.
眼科五轮学说在中医临床辨证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101-104.
被引量:10
3
陈光,邓玉芝,黄美芬,王力宁.
王力宁教授诊疗小儿肺系疾病经验介绍[J]
.中医儿科杂志,2016,12(6):17-19.
被引量:2
4
王海,黎彦麟.
儿童目下黑与头面部疾病及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7,25(1):68-70.
被引量:4
5
钱楠.
儿童“黑眼圈”与脏腑肺、脾关系探讨[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4):311-313.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计广,刘思含,赵夙雅,李元文,张丰川.
张丰川运用泻黄散治疗皮肤病的经验总结[J]
.辽宁中医杂志,2022,49(5):26-29.
被引量:4
2
棠姗姗,赵丽峰,张来林,路雪婧.
《中医眼科六经法要》和“方证相对”思想[J]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2017,7(2):61-62.
被引量:2
3
曾庆佳,王孟清,谢静,帅云飞,荀春铮.
小儿哮喘眼影分级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40(1):22-26.
被引量:4
4
孔一卜,孙丽平.
孙丽平辨啰音治疗小儿肺系疾病[J]
.吉林中医药,2020,40(1):61-63.
被引量:5
5
吴志洪,钟江,张衍,黄琴,冯杲.
基于病理基础的中医皮肤病学教学体会[J]
.内蒙古中医药,2020,39(2):135-138.
被引量:3
6
袁旭,李林,李小薇,王馨,武云朋,张楠.
过敏性鼻炎的中医特殊诊疗方法综述[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0,26(5):708-708.
被引量:18
7
李青,杨亚伟,张达,杨丽,赵燕.
中医面诊的发展与思考[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23(1):271-275.
被引量:5
8
黄增阳,杨轩,吴然.
应用“五轮学说”治疗睑缘炎验案1则[J]
.中国民间疗法,2021,29(6):101-102.
9
杨继若,罗向霞,贾琼,康莉,尤斌.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探析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21,31(4):268-271.
被引量:4
10
张望.
血轮针法治疗眼疾临证经验及验案举隅[J]
.中国民间疗法,2022,30(1):48-50.
被引量:1
1
王保锁.
中医眼科八廓学说探讨[J]
.卫生职业教育,2001,19(6):92-93.
被引量:1
2
张新渝.
遵《经》治眼病,五轮整体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0(42):107-107.
3
夏小平.
中西医结合对眼后部轮脏关系探讨[J]
.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222-223.
被引量:5
4
中医教你察“眼”观“色”[J]
.养生保健指南,2016,0(6):51-51.
5
赵辉.
《眼科探骊》学术思想探讨[J]
.河南中医,2009,29(9):858-859.
被引量:6
6
应慧星.
目诊在眼科临诊中的应用体会[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3):340-341.
7
许洪涛.
五轮学说刍谈[J]
.江苏中医,1996,17(9):46-46.
被引量:1
8
王菁.
陆绵绵教授运用中医眼科五轮辨证经验[J]
.湖南中医杂志,2012,28(3):20-21.
被引量:1
9
彭清华,朱文锋.
眼科专科辨证体系及眼科常见证候的研究(5)[J]
.辽宁中医杂志,2001,28(5):269-270.
被引量:4
10
史克平.
“五轮”“八廓”观眼知病[J]
.中国气功科学,1997,4(8):40-41.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