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类本位道德教育的原点:责任意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个体本位和群体本位取向使得道德教育陷入发展的困境,类本位取向成为道德教育的必然选择。类本位道德教育的目标是造就主体性道德人格,责任意识是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本质特征,也是道德教育培养类主体的最佳契合点。因此,回归责任意识的培养是类本位取向道德教育在方法论上的最佳选择。
作者
徐立明
机构地区
德州学院教育系
出处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12,共2页
China Adult Education
关键词
类本位
类主体
主体性
责任意识
分类号
D64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7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1
高清海.
论人的“本性”——解脱“抽象人性论”走向“具体人性观”[J]
.社会科学战线,2002(5):216-222.
被引量:70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
3
胡金木.
从依附到彰显:道德教育中的个体遭遇[J]
.教育学术月刊,2008(10):25-28.
被引量:1
4
冯建军.当代主体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5
鲁洁.
道德教育的期待:人之自我超越[J]
.高等教育研究,2008,29(9):1-6.
被引量:75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4.
7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
8
马志尼著,吕志士译.论人的责任[M].商务印书馆,1995.
9
康德.道德的形而上学原理(代序)[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10
卡西尔.人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张岱年.
生命与道德[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2(5):31-33.
被引量:41
2
宇海金,刘付春.
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新诠释——重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
.兰州学刊,2006(6):18-19.
被引量:16
3
韦政通.
伦理要面对现实生活[J]
.学术月刊,2006,38(9):42-44.
被引量:5
4
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73页.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5页.
7
《马克恩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73页.
8
卡西尔.人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263.
9
弗兰克.社会的精神基础[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191.
10
马克思.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14.
共引文献
272
1
李姗泽,刘月倩.
人性复归、空间拓展与情感共振——马克思主义美学视域下大学生审美素养的价值向度[J]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2(1):116-130.
被引量:4
2
张步文.
刑事侦查权涵义多样性初探[J]
.河北法学,2004,22(11):67-70.
被引量:4
3
柳丽娜,李宜江.
试论转型期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边际化与价值定位[J]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6(4):8-12.
被引量:1
4
杨四耕.
教学理解与人文化成——教学诠释学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2(4):9-16.
被引量:13
5
熊晓琼,胡金木.
谈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人性关怀[J]
.教育与职业,2005(12):47-49.
被引量:1
6
傅长吉,丛大川.
“管理”与人的生命存在——对“管理”产生前提的哲学反思[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4):17-20.
被引量:8
7
张晓慧,段国甫.
从具体人性观论管理领域的“创新人”人性假设[J]
.社会心理科学,2005,20(3):104-108.
8
乔东,李海燕.
从模式管理到实践管理:管理思想哲学基础反思[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0(4):15-19.
被引量:4
9
陈云恺.
人性教育:全球化时代的教育使命——兼论《学会生存》中的一个重要思想[J]
.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1(3):23-27.
被引量:6
10
李映红.
人性观与心理学方法论[J]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11-15.
被引量:1
1
许丽萍.
论一种可能的新伦理形态——类伦理[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2):16-19.
2
李校利.
从类本位的观点看社会可持续发展[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0(3):21-24.
被引量:2
3
郑玉秀.
论类主体教育视野下的教育过程观[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22(1):146-148.
4
毛全民.
“主体性”思想与主体“实践性”德育[J]
.洛阳大学学报,2001,16(3):74-76.
被引量:2
5
类本位的环境人类中心主义[J]
.新华文摘,2010(17):160-160.
6
王凤珍.
论类本位的环境人类中心主义——从马克思哲学的维度看[J]
.哲学研究,2010(5):28-31.
被引量:8
7
易小明.
自发的类与自觉的类[J]
.哲学动态,2002(3):31-33.
被引量:5
8
胡静雪,闫莉.
校长生命意识:学校教育走向生命关怀的入口[J]
.理论界,2005(10):132-132.
9
梅学利,王凤珍.
论人在环境危机中的三重维度[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5):18-20.
10
马志生,冯建军.
占有性个人主体性的超越与类主体的凸现[J]
.学术月刊,1999,31(12):16-20.
被引量:3
中国成人教育
2009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