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检视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仍然没有摆脱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漠视和"主客体二分"的思维范式的束缚。主体间性理论以其崭新的语境和独特的视域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和可行的路径选择。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创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大学生在线交流制度。
作者
左益
王东强
机构地区
重庆文理学院
出处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6-58,共3页
China Adult Education
关键词
主体间性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交流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E22 [军事—军事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4
参考文献
5
1
赵贵臣.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分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6(6):95-97.
被引量:7
2
杨芳.
“主体间性”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2-46.
被引量:10
3
江柯.
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S1):11-13.
被引量:10
4
左益.
“校领导与大学生在线交流”模式创新及推广[J]
.思想教育研究,2007(12):44-45.
被引量:1
5
张建国,刘定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实效性研究——以重庆文理学院“在线交流”为例[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3):91-94.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张瑜,张再兴.
网络思想教育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展望[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2):84-88.
被引量:15
2
付长海.
论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途径[J]
.求实,2004(9):82-84.
被引量:7
3
李德全.
以“在线交流”与“多维沟通”促大学生成长[J]
.中国高等教育,2005(7):36-37.
被引量:5
4
张再兴.
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教育的十年历程与发展[J]
.思想教育研究,2005(7):2-6.
被引量:100
5
董铁军.
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分析[J]
.教育与职业,2005(20):12-13.
被引量:9
6
何明升,白淑英.
论“在线”与“在世”的关系[J]
.哲学研究,2005(12):95-99.
被引量:8
7
徐安鑫.
以创新求实效求发展[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1):22-23.
被引量:1
8
张瑜,张再兴.
高校网络信息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J]
.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6(3):22-26.
被引量:19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
刘梅.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J]
.思想.理论.教育,2000(4):43-45.
被引量:54
共引文献
25
1
王东强,于洪卫.
组织变革下员工沉默的诱因和管控——一个主体间性理论的视角[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26(6):36-38.
被引量:4
2
宋凡金.
三代领导人制度人本思想探微——兼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实践[J]
.社会科学家,2009,24(9):111-114.
被引量:9
3
周维刚.
学生“后现代”化倾向对治探究[J]
.前沿,2010(4):84-87.
被引量:1
4
周先进.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何以成为必然——兼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J]
.前沿,2010(7):9-15.
被引量:18
5
何艳瑾.
论网络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及对策[J]
.科技信息,2010(13X):218-219.
被引量:6
6
白煜,尉天骄.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一种关系论的审视[J]
.理论与改革,2011(4):121-123.
7
文兴平.
谈谈思想品德教育[J]
.文学教育(中),2011(11):133-134.
被引量:2
8
董堃,黎宇.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向[J]
.凯里学院学报,2012,30(1):11-13.
被引量:1
9
朱松柏.
基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建构与功能[J]
.理论月刊,2012(4):163-165.
被引量:2
10
董娜,潘赐璇.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哲学观照[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33(9):76-79.
同被引文献
40
1
田九霞.
试论主体间性诠释下的交往式思政教育[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3):11-14.
被引量:14
2
郭莉,黄柯.
论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J]
.江西社会科学,2012,32(7):241-245.
被引量:27
3
任平.
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J]
.中国社会科学,1999(1):53-69.
被引量:93
4
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探析[J]
.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5(2):4-10.
被引量:110
5
冯建军.
以主体间性重构教育过程[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86-90.
被引量:84
6
史永安.
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06(3):83-84.
被引量:70
7
李杰.
主体间性视阈中的道德教育范式[J]
.教育探索,2006(10):93-94.
被引量:6
8
宋义明.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问题研究[J]
.理论与改革,2007(1):137-141.
被引量:25
9
祖嘉合.
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特性的思考[J]
.教学与研究,2007(3):29-34.
被引量:92
10
季学军.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动因及特点探析[J]
.外国教育研究,2007,34(3):62-65.
被引量:78
引证文献
5
1
王东强,田书芹.
创业教育应处理好几个关系[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3):61-62.
被引量:2
2
杨兆强,张景书.
基于主体间性视角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4(8):84-86.
被引量:1
3
邹艳辉.
论全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32(12):126-128.
被引量:14
4
曹洪军.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15(5):70-73.
被引量:4
5
马国杰.
主体间性视域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9(5):55-5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戚冠辉,邹太龙.
本质论视域下思政课教师话语权的时代内涵及提升策略[J]
.教育科学论坛,2024(13):76-80.
2
胡玉东.
构建以专业为导向的高校创业教育“三个平面”模式[J]
.中国成人教育,2012(7):79-81.
被引量:2
3
商应美.
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研究现状[J]
.青年探索,2015(5):107-112.
被引量:5
4
李平,魏垚,李依然.
微信对大学生思维范式的影响及对策[J]
.中国高等教育,2016(9):48-50.
被引量:5
5
林祯昊.
浅析高校思政全媒体发展趋势[J]
.亚太教育,2016,0(36):203-203.
6
林轶虹.
思想政治课培育学生主体性的策略研究[J]
.成才之路,2017,0(1):9-9.
7
邵路才,才晓茹.
主体间性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4(20):88-91.
被引量:9
8
王兆杰,刘慧敏,曾小刚.
全媒体背景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实现途径探究[J]
.广西教育,2018,0(27):38-39.
9
高元龙.
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间性研究[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36(5):189-191.
被引量:4
10
杜雨宸.
“文本”到“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研究[J]
.长江丛刊,2016,0(35):202-202.
1
屈艳红,贾德芳.
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J]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3,28(5):23-26.
被引量:14
2
严淑珍.
网络时代高校素质教育模式创新[J]
.学术论坛,2003,26(4):155-158.
被引量:2
3
崔常铭,温成涛.
时代化、精细化、科学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立足点[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9):104-105.
被引量:1
4
易畅畅.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8(5):87-87.
5
桑作文.
高中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翻转课堂模式中的运用[J]
.求知导刊,2016(10):63-63.
被引量:1
6
张云.
巧借动画,激发兴趣——幼儿动画片中语言的教育策略设计[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9):271-271.
被引量:1
7
钱鼎.
从英美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的启示[J]
.学园,2013(1):72-73.
8
林燚宁,李其军.
新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究[J]
.广西教育,2015,0(35):43-44.
被引量:2
9
王刘平.
时政教育模式创新例谈[J]
.陕西教育(教学),2009(5):32-32.
10
许丽英.
论高校教育模式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J]
.高等农业教育,2005(2):15-17.
被引量:24
中国成人教育
2009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